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产品正式下线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3-04-24

  4月23日,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产品下线活动暨广东(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会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岸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易中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瑜,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天平出席活动。

  受陈岸明委托,吴晓晖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产品下线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江门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吴晓晖在致辞中表示,中创新航的落户是城市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中创新航的建设是速度与质量的完美结合,中创新航的带动是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的共赢发展,这是江门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工业振兴”工程的重要成果。期盼中创新航各供应商及新能源电池上下游企业携手选择江门、投资江门,强强联合,实现共赢;期盼国家能源集团、省能源集团、南方电网、国家电投等企业与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联动,合力构建新型储能事业蓝图。江门将为每一个落户项目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成长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在江门发展壮大、蓄势腾飞,书写更多城市与企业相互成就的美好故事。

  刘静瑜以“伟大征程 感恩同行”为题致辞,衷心感谢广东省、江门市及相关部门,行业合作伙伴、金融机构等对企业发展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深情分享中创新航在江门投资发展的心得体会,分享企业坚持“创新 发展”的理念思路。她说,中创新航在江门布局最先进生产线,下线全球独创的“One—Stop Bettery”系列最新型号产品,可续航1000多公里。未来,将始终致力开拓创新和技术引领,为新能源电池产业生态健康发展,为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最大贡献;将推动江门基地在储能赛道上加快发展,为江门建设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为广东打造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作出最大贡献。

  活动还向中创新航科技(江门)有限公司颁授了“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链主企业”牌匾。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能源局有关领导,市领导蔡德威、郑晓毅、汤惠红,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深圳市高工产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院等企业代表,欧盟科学院院士孙金华等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十余家媒体记者走进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体验“黑科技”

  “新能源汽车电池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可续航1000多公里的‘One—Stop Bettery’系列产品有什么优势?”“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计划何时实现全部达产?”……4月23日下午,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抱着疑问和好奇,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家媒体记者走进生产车间,一探究竟。这是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正式投产以来首次对媒体开放。

  “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工序复杂,需要通过合浆、涂分、辊分、切叠、装配、干燥、一次性注液、化成、二次注液、密封钉焊接、氦检、常温静置、定容、分选、模块组装、电源系统组装、系统测试、成品打包等工序才能最终成型。”在生产车间入口处,中创新航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制造工序。

  走进生产车间,数个巨大的蓝色机械臂正通过滑道灵活游走于生产线之间。起落之间,便将数块电池成品转移至下一个生产环节。值得一提的是,偌大的车间仅有2名身穿防尘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

  “这是我们的分选车间,大家看到的长条形物品就是电池单体产品的最终形态。机械臂会根据分选制度将电池分选至不同的组别。下一步,单体电池将通过自动化装配线被制造成特定规格的标准模块。”中创新航制造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赵博介绍。

  据了解,现场2名工作人员负责生产巡检和提供技术支持。目前,该生产线由中控室统一控制,已实现无人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了约30%。

  “目前,已有两条生产线投入生产,另外三条生产线将陆续启用,计划用2到3个月实现全部达产。”赵博介绍,该生产车间拥有5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每分钟可产出约100块电池,可满足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所需。

  走出生产车间,来到展厅。“One—Stop Bettery”系列成品展现在眼前。

  据悉,“One—Stop Bettery”系列成品是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生产的“黑科技”产品。该系列产品采取全新的锂电池封装结构,运用超宽幅高速辊轧、高速原位叠片、超长薄壁焊接等先进技术,具有高度功能集成、结构极简、极致成组,高安全、高可靠的特点。

  “空间利用率提升5%、结构重量精减40%、零部件数量减少25%、热交换效率提升50%……”听到工作人员的介绍后,记者们纷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