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8-12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抓招商就是抓产业、谋未来。今年以来,新会区紧扣“招商引资提质年”工作主线,锚定全年610亿元招商目标不动摇,以“拼”的精神、“抢”的劲头、“实”的作风,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11个,计划投资额312.84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均排名全市第一。
核心指标全线飘红
任务超额完成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新会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关键一招”,一切围着招引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招商引资主战场地位持续巩固。上半年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11个,项目数量高居全市榜首,彰显了新会强大的投资吸引力。计划投资总额达312.84亿元,完成市下达全年500亿元目标任务的62.57%,占全市1—6月引进项目投资额的30%,进度远超预期,为全市投资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重大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上半年新会区成功引进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9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8.6%,数量位列全市第一,标志着新会承接大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产业根基更加坚实,引进的制造业项目达93个,占项目总数的70.75%,充分体现了“制造业当家”的战略导向。此外,在全球资本流动趋紧的背景下,新会区招引外资逆势上扬,上半年引进外资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额11亿元;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的爱森年产15万吨造纸化学品项目为外商独资企业项目,凸显了新会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强劲韧性。
产业链招商精准聚焦
集群效应初显
招商引资贵在精准。新会区聚焦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精准发力轨道交通、新能源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半年成功引进相关项目17个,计划投资额74.09亿元,占全区重点产业链项目总投资额的37.11%。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优质项目落户,为新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区域协同招商方面,新会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溢出,成功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除江门本市外)项目11个,计划投资额51.35亿元。其中,来自深圳的产业转移项目达6个,体现了深江合作深化与资源对接成效;积极拓展长三角资源,成功引进长三角地区项目2个,计划投资额30.03亿元,为区域合作开辟了新通道,优化了项目来源结构。
招商模式多维创新
动能持续增强
新会区积极探索“以投促引”“以基金引项目”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创新设立区级招商股权投资基金,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政策优惠的传统模式。通过组建产业基金、成立合资公司,开拓企业“拎包入住”“轻装上阵”的落地新路径。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科技型、成长型企业融资难题,提高了招商精准度和项目质量。同时,新会区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招商推介活动。上半年累计举办或参与各类招商推介会、产业对接会、经贸洽谈会42场次,场次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0%。活动主题更加聚焦,如“银发经济”产业对接会精准服务老龄化社会需求,“珠三角经贸招商会”搭建了高水平区域合作平台。通过活动平台共挖掘有效项目线索68条,成功促成9个项目签约落地。
项目转化提速增效
发展后劲夯实
招商引资,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的支撑。新会区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通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举措,同步为企业提供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无偿代办服务,让项目在新会落地生“金”更高效、更顺畅。
在项目准入环节,新会区既重效率更重质量,高效推进评审工作,严格把控项目入口关与质量关。上半年共有10个重点项目顺利通过市级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评审,计划总投资额58.73亿元。在项目推进环节,新会区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新增开工建设项目15个,新增建成投产项目4个,营商环境优化的实效持续显现。
进入下半年,新会区正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锚定全年610亿元招商引资目标全速冲刺。重启深圳、上海两大核心经济圈驻点招商,高效对接上海江门商会、深圳行业协会等平台资源,织密常态化联络网络,力促一批高质量项目加速签约落地。主攻新能源与低空经济新赛道,聚焦产业链靶向发力,培育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同步升级全周期服务体系,创新要素保障机制,推动项目转化效率再提速,为发展筑牢硬核支撑,奋力谱写产业兴区、招商强区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