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新会深入落实“百千万工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8-26

  

  今年以来,新会区坚持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统领,统筹区域协同、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和民生共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通过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城市品质、培育特色村镇、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共建共享机制等多维度发力,新会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区域协调性稳步提升。新会积极探索珠西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与珠海市斗门区联合制定《关于推进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方案》及合作重点事项清单,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等方面强化协同联动。同时,加强与台山市的协同发展,编制《新会—台山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聚焦产业协同发展、城镇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合作。两地携手开展“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促进两地旅游推广和游客互送。高位推进“八镇联动”,以推动落实《新会区贯彻落实八镇联动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为抓手,围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城镇区域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发展定位,全力推动大泽镇、司前镇深度参与八镇联动发展。加强新会智造产业园先行启动区建设,从路网相通、产业相通着力,与共和工业城、址山硅能源产业园融通发展,携手打造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主阵地。

  城乡品质实现新提升。2025年新会区城建项目84个,1—6月累计完成投资55.71亿元。推进浐湾片区、南安路沿线等27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银鹭大道东延线工程、源清路道路工程等6个项目已基本完成。1—6月新建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站21个(合计充电枪202支)。制定印发《新会区重要线路、重要区域、重要节点风貌提升及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新会区“百千万工程”风貌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推进镇村特色风貌打造。加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清理垃圾3150吨,拆除违法建设7.5万平方米,整治“三线”3.6万米。开展田(塘)间看护房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农用房整治679间,改造提升农村户厕72间。按“1+5+5”模式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双水、崖门、司前、大泽4个镇方案通过省专家评审。司前镇龙舟湖运动公园建成。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典型镇村培育加快。司前镇、会城街道茶坑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加快推动崖门省级试点中心镇建设,崖门镇成功入选“2025旅游名镇创新发展案例”。新会区24条村入选省第三批典型村培育名单,重点建设良德冲、莲塘等6个精品典型村,攻坚22个薄弱村。沙堆镇梅北村成功打造闲置土地盘活利用示范案例。富民兴村产业持续壮大。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新会陈皮蝉联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榜首,新增认定5家陈皮庄园、8家公共监管仓单位。举办新会虾产业主题文化系列活动,签约产销合作项目总金额1.15亿元、虾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开展1万亩水稻单产提升工作,完成12.8万亩早稻播种计划,有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全区共成立强村公司16家,有效推动村集体增收。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实施绿美生态“六大行动”,上半年完成乡村绿化种植苗木10.18万株,达年度计划任务量107.3%,林分优化5900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3.9%。强化工业源污染治理,完成4家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淘汰2台生物质锅炉。加强潭江流域水质氨氮控制,持续开展违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体制机制,6个省考以上地表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共建共享格局加快构建。深入实施“六个一百”共建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县镇村建设。“百名医师进村站”服务提质提量。积极引导建筑业结对帮扶,今年以来确定结对帮扶项目4个,涉及金额约2493万元。深入实施“双百行动”,14项校地合作共建项目有序推进。新会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表现突出,1集体2人获省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