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各镇 > 大鳌镇政府 > 工作动态

大鳌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12-31

    行走在大鳌镇的村落里,一河两岸宽敞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给人如沐春风般的感觉。近年来,大鳌镇坚持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全面发力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产业振兴,练好一次基本功

  一是承接事业,壮大发展。大鳌一只虾工程积极为群众增收致富谋新路,现有水产养殖面积达3万亩,占全镇农业用地的75%,从事养殖及养殖上下游产业达1万多人,有效地维系了当地农民在当地乐业安居。大鳌党委镇政府主动出击,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全面,农办定期会同专家开展养殖业务指导,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养殖技术专家到大鳌镇为虾农进行授课,并积极发动虾农参加养殖培训,让虾农及时了解当前水产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动向。

  二是探索模式,优化运作。2014年6月,6名农村党员干部率先成立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惠明水产专业合作社、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晨海水产专业合作社等6家水产专业合作社,探索以垫资合股经营方式与农户合作发展,帮助一批农户走上致富之路。目前,大鳌镇有14家水产专业合作社,其中3家获得“江门市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今年大鳌镇向上级申请成立大鳌镇水产协会,并已经进入审定程序。

  三是由大做强,创新举措。为推进养殖业发展,今年,大鳌镇与江门市丽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投入1.5亿元,建设大鳌镇优质水产工业养殖科研及加工项目。另外,推动2000平方米的虾苗场扩能提质发展,项目总投资324万元。结合国家现代农业项目,开展5G+智慧养殖试点建设,推动南美白对虾的高智能养殖。与中集特种箱洽谈合作,探索以箱养虾等现代化养殖技术,谋求破解土地对养殖业的制约。深化产业园功能布局,拟引入省级特色水产交易市场等。

  坚持人才振兴,下好一招先手棋

  一个产业能成就一帮人,一套好的班子才能促进乡村的发展。今年,镇委镇政府严格换届工作,实现全镇“三个一肩挑”比率100%,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率100%,村“两委”干部大专及以上文化占比60.40%,比上一届提升24.87%,平均年龄从48.73岁下降到39.8岁,平均年龄下降8.9岁,16名90后走上村“两委”干部岗位,其中一名担任村支部书记。结合大鳌镇养殖相关行业的发展,大鳌镇积极与本籍大学生加强衔接。近两年,超过50名大学生回乡创业或参加到养殖大军,以新的视野、新的方法推动养殖业技术革新。

  坚持文化振兴,打好一针醒脑剂

  大鳌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桃荫别墅及周边设施进行升级,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投入300多万元,新建桃荫别墅红色文化展厅,红色公园、红色大道、红星书屋等,高质量打造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并及时组建的红旗宣讲队,分村别户宣传,主动传播大鳌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文化,做勇立潮头的“红棉”。同时积极支持民间团体,组建咸水歌唱队、戏曲队、广场舞队等进行巡回表演,镇内老牌的篮球、乒乓球、骑行协会,将乡村文化发挥的多元多彩。

  坚持生态振兴,布好一个新格局

  一是权全力抓特色。以水乡婚俗、美食、花海、三大“卖点”,多次在大鳌东风村举办美食节,每年超200万游客来大鳌“打卡”,投资557万元新建的房车营地公园“鳌岛叠翠”和投资1296万元的候鸟湿地公园已落成,正在建设的环岛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和万里碧道一期工程,完成后将会把大鳌各点的旅游资源连成一片,乡村生态旅游日渐成熟,必须进一步引领村民致富。

  二是全速抓突破。以党员干部“带头拆”的先锋示范作用,开展全镇“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带动身边的村民“一起拆”,用“红色”力量推动全镇完成“三清理”14371处、“三拆除”2418处、“三整治”1553处,重现岭南水乡“一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同时实现清拆三个零,即零上访,零补偿,零出警。

  三是全员抓建设。组建好“党员志愿队”、设立好“党员责任堤”、开展好“党员联系户”,走在生态建设第一线。11月以来共出动人员250余人、钩机9台、车辆12台、无人机2台,共计拆除构建筑物9间,拆除构建筑物面积超1500平方米。

  坚持组织振兴,定好一曲主调子

  推进五年规划落地实施,召开村级阶段成果汇报会,通过书记上台互相PK的方式,激发争先进位的斗志,把规划蓝图变成乡村振兴的坦途。各村制定农村积分管理评价细则,开展农村积分兑换活动,以正向激励和反向扣分的标准激发村民的主体意识。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让无职党员“上岗担责”,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江春水”。

  接下来,大鳌镇党委将继续高举党建引领旗帜,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同时,深挖桃荫别墅红色资源,让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