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2-05-19
大鳌镇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让村落变美了,民心变暖了。
头雁作战,基层治理更有力
由于水上人家生活习惯等原因,大鳌镇内17个村(社区)的内河与沿江两条岸线大大小小散布了2000多栋违章建筑,涉及村民1万多人。为贯彻落实拆违的相关工作和民众诉求,大鳌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落实,由村党组织书记挂图作战,精准推进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
党委统揽。镇党委持续发力,定计划、明责任、建机制,制定一张涉河违建整治“战略图”。“一把手”坚持亲自抓、亲自负责,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在全镇上下持续掀起整治行动的热潮。
书记带头。扎实推动整治工作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效,第一时间建立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包户的工作机制,从党员干部自己家的违章建筑拆起,上门入户到群众家里讲道理、摆事实、拉亲情,使清拆工作得到有序推进,共完成1972起违建清拆,取得零补偿、零出警、零投诉、零反弹的“四零”成效。同时,采取边拆边建工作措施,在中心河流经的8个村,建设沿河景观长廊带和步行道;新建了总面积达580亩的6大公园,方便群众休闲健身。
支部带动,基层治理更温暖
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大鳌镇创新调解模式,变“等上门”为“走进门”,打造“四个一”工作模式,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纠心事。
改变一个服务理念——走村入户排查主动介入。调解员联合党员干部每半年对全镇所有村(社区)进行一次全覆盖走访,严格落实调解员责任,做好“定片、定岗、定责”工作,及时掌握最新动态,确保摸排无死角,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建立一项联调机制——推进“1+N”模式形成工作合力。镇司法所建立“1+N”多部门联合调解机制模式,每周与镇自然资源管理所、镇规划建设办等部门沟通、互通动态信息,并与驻村法律顾问、村党支部组成的专门调解小组共同分析,制定“一地一策”方案。发挥党支部的阵地作用,开展多形式的宣讲活动,把相关政策法规及时传到各家各户,让群众理解并支持工作,减少联调机制发挥作用的难度和阻力。
用活一支专业队伍——发挥驻村律师资源优势。镇司法所利用每周四驻村时间,主动与17个村(社区)驻村律师通报近期热点注意事项、收集各村村民反映重点问题。每双月召开工作例会,通报近期矛盾纠纷情况,分享典型案例,交流处理意见。各村矛盾纠纷的调处,先由驻村律师介入,驻村律师无法处置的,再由镇调解委员会共同调处,充分发挥驻村律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大大解决镇司法所人手不足问题。
巧用一套办公设备——第一时间固化调解成效。镇司法所利用笔记本电脑和无线便携式打印机,现场即时制作规范的调解协议书,达成调解双方即时签定,实现快速巩固调解成效的目标。
司法所、驻村律师、村委会、村民调解宅基地纠纷
织密网格,基层治理更有序
大鳌镇深入推进智慧网格管理工作,建立了网格信息化平台,将网格内的居民情况全部登记在册,全镇140名专兼职网格员组建成一支网格队伍,在“巡”和“跟”上下足功夫,每日上报巡查事项、存在问题,共收到群众反映2718条信息,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1000余处,化解大小矛盾纠纷300余起。形成了日常巡查“345”工作原则,搭建出一张覆盖全镇的“智慧网”。
“三活”: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网格员发挥好“前沿哨兵”作用,以网格为单位,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块网格的人员类别、设施情况、矛盾隐患等基础性信息,目前全镇34129户籍人口分成35个智慧网格,网格员通过“一步一脚印、一日一汇报、一日一总结的网格信息处理模式,及时上报巡查事项、存在问题。
“四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摸清每一户的家庭情况和人员信息,登记好周边设施损坏、设备老旧、安全隐患等问题,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疫情排查防控等工作,做到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五到位”:经常走访人到位、各类意见听到位、建立感情心到位、细致工作做到位、好事实事办到位——网格员成为政府和群众的沟通“桥梁”,通过联系驻村工作组、人大代表、无职党员、志愿者等不同类型的人员力量下沉,助推政策宣传、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工作落到实处、落在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