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各镇 > 大鳌镇政府 > 工作动态
百顷村:创新赋能,打造乡村振兴新格局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2-10-28

  走进大鳌镇百顷村的智慧网格指挥中心,作为全镇首个探索智慧网格管理制度特色化的地方,这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创新活力在这里充分涌动。近年来,百顷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智慧网格管理、5G智慧养殖和乡村和谐宜居等方面做文章,赢得了良好的乡村振兴成效。

微信图片_20221028152830.png

  在划分智慧网格的基础上,结合“一线四员六岗”制度,探索建立无职党员“履职就岗”的服务群众新平台,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深化“一张网”。全村划分为2个网格,每个网格由4名无职党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分包联系10-30户的群众,做到“格不漏户、户不漏人”。建立网格“议事亭”,通过每日打卡收集群众需求,开展科普教育、政策宣传、免费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86场次,架起党群众“民心桥”,使联系群众“密”起来。

  创新“服务巷”。在原有7个应急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到21条巷,并将姓名和联系方式全部公示,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为村民提供疫情防控、矛盾调解、爱老助老等多项便民服务。

  布局“一盘棋”。结合无职党员“上岗”制度,通过划网格、定人员、明职责、建机制,形成了无职党员和兼职网格员双管齐下的“一盘棋”格局。目前,全村共有15名无职党员,联系群众517户,帮助群众解决难点问题115多件,服务次数超230次,有效助推无职党员扎根网格,深入群众。

  点位完善的网格监控视频、布局精致的指挥中心室以及良好的党群关系,推动百顷村成为首个复办有74年历史“百顷夜校”的村,作为全区首个乡村振兴党员农民夜校,邀请了区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陈溢利同志进行授课,引导党员干部共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创新带来养殖效率的提高。为提升水产养殖水平,百顷村顺应5G信息技术升级浪潮,与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合力搭建搭建“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开启了江门市首个5G+智慧养殖试点项目。运用5G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先进的科技设备,数据赋能颠覆了传统的“人盯塘不离身”管理模式,虾塘的日常管理只需进行投喂饲料等工作,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力、提升工作效率。

  创新带来养殖风险的降低。面对寒潮和暴雨的侵袭,100亩试点虾塘通过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进行实时监管,让各项水质指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几乎没有遭受损失,有效保障了养殖收益。

  “在以前,我们需要派员工对每个虾塘打水取样,送到专业的机构进行水质检测,而现在依托虾塘中安装的30个水质传感器,我能够通过手机实时监测养殖水体pH值、温度和溶解氧等水质数据,并远程控制增氧机等响应设备。”试点养殖户表示。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百顷村紧抓生态环境建设,从人居环境整治、环境提升和人文环境入手,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

  落实人居环境整治。清理乱堆乱放共45处、屋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180处、河道漂浮物和障碍物60处,聘请专业保洁员3名和电工1名,对村内的环境卫生和公共照明进行常态化维护,并对村内所有的沙井盖进行更换加固,让清澈河流淙淙流淌,整洁道路穿村而过,民居焕然一新。

  美化周边环境。对三组沿河道路和健身公园种植80棵的红叶石楠,升级四组自来水管,对辰字围排灌站和多个梪闸进行维护,保障优质水质,让第一期成功发包的鱼塘价值由原来的2200元/亩提高至7800元/亩,增长率高达254.5%。

  升级文化宣传广场。拆除村委会旁危房1间,并投入9.2万元升级改造成文化宣传广场,举办乡风文明活动,浓厚友好和谐氛围,实现从“环境美”到“内涵美”。

  下一步,百顷村将继续改善人居环境,做好剩余7间直排户厕的清拆工作,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完成市场升级改造、道路修复建设工程和水管升级改造工程三项民生工程,以“创新之笔”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