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11-06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大鳌镇“三农能手”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深耕农业各个领域,成为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好帮手。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杰出的“三农能手”吧
【种植能手】沙头村 陈植生
陈植生,是沙头村的水稻种植大户,从事种植业已有十多个年头,拥有水稻耕种面积约400亩。一直以来,他都在种植领域跟农作物打交道,并创办了大鳌新桥肥料店,招牌打响了10余年。
凭借自身对肥料的熟悉使用,他将肥料使用方法运用到水稻种植中:“不断地学习和革新水稻种植技术是发展农业的必然要求,现在需要更多年轻人进入农业行业,不能不知道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这是我们底线,不能让它一步步后退。”
“技术要不断精进,才能让水稻‘粒粒归仓’。”这是陈植生的经验之谈。现在,他耕种的400亩农田早已实现了全面机械化,产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号召下展现出的可喜未来,也让更多新农人看到了信心和希望。他表示自己能干就会继续干,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依然坚守到底,只要还有力气,就会一直干下去。
【养殖能手】大鳌村 黄初洪
黄初洪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从部队退役后就一直从事养殖事业,1996年选择投身桂花鱼、泥鳅、罗氏虾、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养殖,经过多年打拼,他在水产养殖方面做得风生水起,2021年获得广东省“乡村工匠”称号。
“千言万语说不尽千辛万苦。”对黄初洪来说,这些年事业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敢闯敢拼”四个字,永不言弃是军旅生涯给予的烙印。20余年的光景和磨练,黄初洪从初入门槛的“小学徒”成长为到享誉一方的“大专家”,而且还在一步步朝着光明的未来前行。
“白对虾只要养殖三个月就可以出虾,这行业虽有风险,但回报相对较快,我有信心做好。”创业路上,他有过很多教训,交过不少学费,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白对虾淡水养殖经验,小到适应淡水环境,大到养殖水体咸度更改,都有属于自己的技术。
在水产养殖这个阵地上,黄初洪希望能带领乡亲们在致富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每一次“出塘”都是鱼虾满仓。
【养殖能手】沙头村 吴卫文
吴卫文,是沙头村一名资深养殖户。土生土长的吴卫文多年都在村里承包了养殖,目前已有二十多亩虾塘养殖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
经过长期的钻研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吴卫文总结出养好虾一定要做好水体环境:“解决养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必须从源头,从根本上采取防、控的方法,系统地解决问题,才能养成虾,养好虾,养出效益,实现养虾致富的梦想。”
他认为,一人养殖创业不是终点,重要的是要带动一片、影响一片,所以非常关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的累积、分享。
一直以来,吴卫文潜心钻研养虾技术,从育苗、投饵、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到病害防治,熟悉养殖的每一个细节,还主动帮助身边的村民提高养虾技术,并将自己的技术与经验一同分享给其他的养虾户,不仅告诉他们养虾遇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还会提供很多市场行情信息,为乡亲们点亮了养虾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