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各镇 > 大鳌镇政府 > 工作动态

【党群连心•共谱基层新篇】干群齐心聚力,共建美丽新村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7-17

  为深入实施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百顷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积极发动党群携手共建,以脚步丈量土地,以汗水浇灌振兴,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民生改善等工作中书写了新时代的鱼水篇章。

头雁领航:支部筑堡垒,党员冲在前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百顷村党总支在陈雪娟书记的带领下,坚持将组织力转化为发展动能,成立“党员先锋队”,建立“一线四员六岗”联户机制,让党旗在项目一线高高飘扬。

  基层党建的扛旗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着力点。陈雪娟将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牢记书记是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担当使命,将老旧的村委会二三楼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成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党建会议室、积分成果风采墙、智慧网格指挥中心,为百顷村打造基层党员活动、学习、管理新阵地。

图片

  老党员撑起“护河哨”。73岁的老党员堂叔,党龄54年。每日清晨,他骑上自己的电动自行车,沿河巡查排污口、劝阻乱倒垃圾行为,风雨无阻。有人劝他歇歇,他指着胸前的党徽说:“河道是咱村的血脉,党员不带头守护,谁来守护?”在他的感召下,村民自觉将垃圾扔进垃圾桶,河道慢慢蜕变为碧波荡漾的生态廊道。  

  驻村选调生日记:从“闭门羹”到“交心人“初到百顷村时,村民对我始终隔着一层客气和疏远,一句“原来是上面下来的领导”,更是给我当头浇了一盆凉水”。这是选调生张方彬在日记里的一句话。自此以后,每得空闲,张方彬都会来到村里走入村民家里,逐步摸清每户村民的情况,并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孙大哥收虾,为梁伯孙子补习功课。半年过后,村民对他的称呼从“领导”到“小张”,再变成“阿彬”,与村民的心也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图片

产业破茧:激活水乡资源,共筑致富链

  依托大鳌“水乡明珠”的天然优势,百顷村党总支带领群众闯出“科技养虾”的特色振兴路。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兴农”。“过去养虾全凭经验,一场病害就能血本无归。”养殖户小吴坦言。党支部引入5G技术,打造“5G智慧养殖”:虾塘中安装水质传感器,通过手机实时监测养殖水体pH值、温度和溶解氧等水质数据,并远程控制增氧机等响应设备。如今他的百亩虾塘亩产突破1800斤,年收入超200万元。更鼓励其他村民加入智慧养殖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图片

治理新篇:党群共绘“同心圆”

  创新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实施党员“一线四员六岗”服务群众制度,将全村划分为2个大网格、7个小网格,党员担任管家,群众争当主人。

图片

  “积分制”激活自治热情。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可获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曾经的“闲散户”吴叔因主动清理村道杂草,获得村内的积分加分。他笑着说:“现在保护环境,自己住得舒服,还能获得积分,何乐而不为!”

  “暖心服务站”里的鱼水情。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组建“代办团”,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办理新农保认证,并每月为精神病患者提供送药上门服务。独居老人李阿婆拉着代办员的手:“我腿脚不便已经多年没出过屋,每次都要麻烦你们亲自过来帮我办理年审,感谢共产党的关怀啊!”

图片

  从破烂小路到宽广大道,从零散虾塘到智慧渔场,百顷的蜕变印证着一个真理:千难万难,干群同心就不难;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良计。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百顷村党总支将与全体村民继续心手相牵,把对党的赤诚化作建设家园的如火激情,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快落地见效,向党和人民献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