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各镇 > 古井镇政府 > 通知公告
2020年十大民生实事完成情况通报
来源:区府办    发布日期:2020-08-10


近年来,区政府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落实资金保障,推进一系列民生实事落实到位。今年1-7月民生支出39.7亿元,同比增长4.3%,重点投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其中:对社会保障投入9.9亿元,同比下降2 %;对医疗卫生投入8.1亿元,同比增长20.3 %;对教育投入12.5亿元,同比增长9.1 %。

2020年民生项目经区人大代表票决产生后,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多次研究,细化分解,形成《2020年新会区十大民生实事任务分解表》,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目标、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等,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民生实事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截止7月底,十大民生实事总体进展良好, 26项民生实事已完成3项,按时间进度推进23项。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提高民生保障水平(4项)

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多项底线民生保障标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从2019年城镇850元/月提高到2020年的900元/月;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2019年的1360元/月提高到2020年的1440元/月;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集中供养由2019年1990元/月提高到2020年2200元/月,社会散居由2019年的1240元/月提高到2020年1550元/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由2019年的165元/月提高到2020年175元/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由2019年的220元提高到2020年235元/月。2020年1至7月,我区共发放:(1)低保资金3267.47万元;(2)特困人员供养资金721.04万元,并从2020年2月起落实特困人员护理制度,2-7月发放特困人员护理费118.65万元;(3)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生活费62.755万元;(4)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613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953人,累计残疾人两项补贴总发放金额1625.078万元。

二、促进学前教育发展(2项)

提高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制定《关于收回新会区经纬幼儿园、新会区北园幼儿园办学场所举办公办幼儿园的实施方案》,按实施方案扎实开展收回工作。新会实验幼儿园耳环花第一分园等8所民转公幼儿园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大泽镇李苑幼儿园等4所民转公幼儿园正在加快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手续。上半年回收部门办、镇街办、村集体办幼儿园12所,新增公办学位约3500个。目前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约43%,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占比合计达84%以上。启动实验幼儿园(分园)建设,已完成建设工程招标工作,现正进行施工现场围蔽、平整板房地面、筹备桩机进场试桩等工作。

三、大力促进就业创业(3项)

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1-7月为创业者提供小额创业贷款担保72笔共2523万元。通过校企合作,与迎宾馆等3家酒楼开展“粤菜师傅”培训,截至7月28日,培训“粤菜师傅”202人,“南粤家政”培训人数为442。1-7月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853人。

四、提升城市品质(6项)

全面开展会城街道19个社区六大方面整治,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及工程立项,正开展公开招标,北门社区(公园西二巷)和南兴社区(何家大塘)预计8月初动工,城西社区(万兴园)8月开工。完成新会区创文办“三线”督办事项35笔涉及督办点304处。10个口袋公园现正深化设计方案及编制预算,一期工程计划8月完成招投标并动工建设。圭峰东人行天桥已进场围蔽,准备施工。今洲路(江门站—启超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开标,施工单位已进场。我区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建成2座并已取得补贴,在建的加装电梯5座。

五、推进区域水体整体治理(2项)

会城河、紫水河已经完成全部整治措施,达到“初见成效”的阶段目标。英洲海水道(城区段)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采用EPC+O模式推进,生态护岸工程和截污工程已开工,累计铺设完成截污管网3.5公里,预计年底前消除水体黑臭。司前、大泽2个工业集聚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启动建设。

六、提升行政服务水平(2项)

5月25日起,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中午不打烊”,共有不动产登记、人社、税务、民政、市场监管、公安6个服务大厅参与。政务服务大厅在工作日内中午不休息,从上午12:00至下午2:30期间正常对外开放,设置窗口受理相关业务,增加政务服务办理时间的弹性。截至7月23日,新会区“中午不打烊”业务量4118宗,服务人次5295人。实施“数字政府”综合改革建设,印发《新会区100项高频事项全城通办实施方案》,汇总并筛选出100项高频事项,正式启动100项高频事项全城通办服务。

七、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1项)

按计划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司前石桥段、古井南朗段铺设DN300主供水管网工程已完成;三江新马单村、大鳌新地村、双水小冈村村内供水管网改造已完成。司前鸣桥水厂、双水万亩水厂消毒系统改造已完成。

八、持续改善交通出行条件(3项)

江门大道南(西)线工程,梅冈立交整体完成约90%,小冈大桥整体完成约77%,1-7月累计完成投资1.46亿元;江门大道南(东)线工程,利生跨线桥左幅、慈溪跨线桥至古炮台跨线桥路段左幅和红关跨线桥路段已基本拉通,其余路段正在加紧左幅辅道路面施工,1-7月累计完成投资4.71亿元。2020年“四好农村路”项目已全部完成立项,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审批等工作。完成8项交通安全隐患整治。

九、推进“垃圾革命”(2项)

深化环卫一体化改革,完成新会主城区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作业项目前期工作,进入招投标阶段,项目主要内容为将主城区的环卫项目整体打包委托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运营。实施西坑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厂区道路、消防池、垃圾收集池已完工;垃圾压缩车间、分拣车间、综合楼、综合污水处理池正在施工中,项目将于下半年进入试运营阶段。

十、加大精准扶贫力度(1项)

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下达两批区级2020年扶贫专项资金共732.5万元,下发《关于印发新会区2020年扶贫工作指引的通知》(新扶办〔2020〕8号),指导各镇(街)开展扶贫工作,摸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贫困户家庭收入减少情况,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产业和就业帮扶力度,防止贫困户返贫;摸查监测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召开扶贫工作联席会议,跟踪贫困户“八有”情况;举办扶贫业务工作培训班,加快完成网上系统录入和帮扶记录簿、一户一档纸质资料整理;组织各镇(街)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成效镇级交叉检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成效检查,排查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

下一步,区委、区政府将继续督促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对照“2020年新会区十大民生实事任务分解表”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以实施倒逼工期和挂图作战的方式,对进展顺利的,督促鼓励相关部门再接再厉、快马加鞭,争取提前或超额完成;对进展较慢的,督促有关责任单位逐项分析原因,落实工作措施,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按期完成。


2020年十大民生实事进展情况表

(更新至7月底)

序号

工作任务

节点计划

责任单位

完成时间

进展情况

1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全区低保标准不低于900//月,年内实现低保人均补差水平城镇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75%,农村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50%,且不低于省定标准。

民政局

12月底

已完成。

我区低保标准已按江门公告标准调整为900/月,并完成了1-4月份的差额补发工作。其中,4月的低保的补差为:城镇831.67元(达到现行低保标准的92.4%),农村703.39元(达到现行低保标准的78.2%)。

2

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且不低于当地现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

民政局

12月底

已完成。

我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已按江门公告标准调整为1440/月(达到现行低保标准900/月的1.6倍),并完成了1-4月份的差额补发工作。

3

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分别为集中供养每人每月22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月1800元。

民政局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根据《关于印发江门市民政局江门市财政局关于江门市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的调整方案的通知》(江民福〔20198号)文件要求,202011日起,我区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分别调整为集中供养每人每月2200,分散供养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每人每月1550元。

4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175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235元。

民政局

1月底

已完成。

20201月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提标到每人每月175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标到每人每月235元。

5

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提高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2020年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50%以上,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占比合计达80%以上。

教育局

各镇(街、区)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1.新会实验幼儿园耳环花第一分园等8所民转公幼儿园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大泽镇李苑幼儿园等4所民转公幼儿园正在加快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手续。

2.新会实验幼儿园耳环花第一分园、新会区机关幼儿园田心分园正在加紧幼儿招生、教师招聘工作。

3.初步制定《关于收回新会区经纬幼儿园、新会区北园幼儿园办学场所举办为公办幼儿园的实施方案》。

6

启动实验幼儿园分园建设,年底完成主体建筑工程的25%,完成投资1000万元。

教育局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已完成桩基础工程,现正待桩检测。

7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加强就业指导和帮扶,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就业创业支持力度,为创业者提供小额创业贷款担保和贴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1-7月,我区发放57笔创业担保贷款共1940万元,发放贴息0.32万元。

8

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全年培训“粤菜师傅”250人次,“南粤家政”800人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通过校企合作,与迎宾馆等3家酒楼开展“粤菜师傅”培训,培训“粤菜师傅”202人;积极发动辖区内养老院工作人员、社工机构人员、医疗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合共培训“南粤家政”类人员442人。

9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1-7月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853人。

10

提升城市品质

全面开展会城街道19个社区六大方面整治,重点完成北门、南兴、城西3个老旧小区微改造。

圭峰(会城)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已完成设计图编制和预算编制,正在开展预算评审,预计7月底前完成公开招投标。

11

打造“三线”整治新示范点(北门社区)。

科工商务局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发展和改革局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自然资源局

住房城乡建设局

区委宣传部

圭峰(会城)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1.拟定2套方案,正在征求意见。

2.2020年预计各运营商在会城城区投入“三线”整治专项经费2000万元,其中,16月已投入960万元,完成投资率的48%

3.目前处理12345、电话投诉和社区交办“三线”现象150多笔、完成新会区创文办“三线”督办事项35笔涉及督办点304处。"

12

建成10个口袋公园。

圭峰(会城)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已完成设计图编制和预算编制,正在开展预算评审,预计7月底前完成公开招投标。

13

新建1座以上人行天桥:圭峰东人行天桥91日前完工。

建管中心

自然资源局

圭峰(会城)

8月底

按进度完成。

已进场围蔽,协调天桥两侧国防光缆周期长,靠近华侨中学一侧海军军用光缆已完成迁改,准备进场施工;靠北园公园一侧的陆军光缆保护方案还在协调,该处开工时间未确定。

14

提升城市品质

今洲路(江门站启超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年内完工。

建管中心

自然资源局

圭峰(会城)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已完成开标,施工单位已进场。

15

加快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发挥社区协调作用,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推行“承诺制+公示”代替公证书方式,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年底前规划批准5栋,建成获得补贴3栋。

住房城乡建设局

自然资源局

圭峰(会城)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截至今年7月份,前来咨询电梯加装事宜的群众约16名,现场实地考察的约7宗,现我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建成2座并已取得补贴,在建的加装电梯5座。  

16

推进区域水体整体治理

完成英洲海水道(城区段)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确保年内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10月底

按进度完成。

1.截污工程、生态护岸工程及引水增流工程施工图设计已完成,2#调蓄池已开工;

2.生态护岸工程和截污工程已开工,累计铺设完成截污管网3.5公里。

17

启动司前、大泽2个工业集聚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工业园区

大泽镇

司前镇

水务公司

科工商务局

新会生态环境分局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大泽园区:1.组卷报批: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已批复,用地报批资料已报市区两级资源局审核,现由区资源局在组织材料报市资源局;

2.出让前期手续:相关手续同步办理,但由于未取得批文宗地图、规划条件等正式稿未能办理。

司前园区:已完成场地平整;综合楼、加药间、鼓风机房、变配电间桩基施工已完成;桩基大应变检测已完成。

18

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积极探索涉民审批事项纳入“中午不打烊”服务,分期分批将出入境、户政、民政、税务等涉民高频事项纳入“中午不打烊”服务。

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目前新会区已实现不动产登记、人社、税务、民政、市场监管、公安等政务服务“中午不打烊”。政务服务大厅在工作日内中午不休息,从上午1200至下午230期间正常对外开放,设置窗口受理相关业务,增加政务服务办理时间的弹性。通过完善延时、错时和预约服务机制,实现窗口办事无“断档”、办理事项无“空挡”,最大力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双统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自525日推行“中午不打烊”以来,截止到723日中午办理业务量累计4118宗,服务群众5295人次。

19

实施“数字政府”综合改革建设,推进100项高频事项全城通办,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

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3月已协调区直相关部门报送符合全城通办的高频事项,4月区政数局筛选100项并草拟《新会区100项高频事项全城通办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加以修改整理,5月印发《新会区100项高频事项全城通办实施方案》,汇总并筛选出100项高频事项,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加以修改,最终形成《新会区100项高频事项全城通办清单》。610日,召开100项高频事项全城通办启动工作会议,正式启动100项高频事项全城通办服务。

20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按计划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革命老区及贫困户村的供水改造,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主管网联通并网,城乡供水同网同质。

国资监管局

水务公司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一、乡村供水管网升级改造:

1.司前石桥铺设DN300主供水管网工程,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管铺设,可实现并网将市政水供应给石乔村;

2.古井南朗段铺设DN300主供水管网工程已完成;

3.三江新马单村内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

4.古井长沙村村内管网改造已完成95%

5.大鳌新地村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

6.双水小冈村村内供水管网改造已完成;

7.古井管咀至慈溪主供水管网正在施工;

8.大泽沙冲南胜里供水管网以改造正在进行中。

二、供水管网联网工程:

鑫源-睦洲大鳌供水管道工程:施工图已出,完成施工价格审查,727日挂网公开招施工方;施工相关报批手续正在办理中,同时与三江、睦洲协调征地事宜。已完成设计招标,由上海市政设计院中标,设计方案正在设计中,六月底进行设计汇报。与三江镇、睦洲镇商议征地事宜。

三、水厂设备设施升级改造:

1.司前鸣桥水厂消毒系统改造已完成;

2.双水万亩水厂消毒系统改造已完成;

3.沙堆流水响水厂更改消毒系统,改为次氯酸钠消毒;

4.沙堆梅阁水厂三车间配电系统扩容完成;

5.牛湾水厂完成滤池更换。

21

持续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加快江门大道南建设,确保南(西)线梅冈立交建成通车、南(东)线单幅通车。

交通运输局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江门大道南(东)线:利生跨线桥路段、慈溪跨线桥至古炮台跨线桥路段左幅和红关跨线桥路段已经基本拉通;其余路段正在加紧左幅辅道路面施工。1-7月累计完成投资4.71亿元。

江门大道南(西)线:梅冈立交AC匝道桥预制小箱梁架、桥面整体化层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防撞护栏施工,整体完成约90%;小冈大桥正在开展主桥挂篮及小冈岸引桥盖梁施工,整体完成约77%。沿线岭头大桥、衙前大桥、济棠大桥、基背大桥等同步开展施工。1-7月累计完成投资1.46亿元

22

持续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建设“四好农村路”20公里。

交通运输局

各镇(街)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2020年“四好农村路”项目已全部完成立项,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审批等工作。1-7月累计完成投资600万元。

23

完成10项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新会公安分局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已完成8项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包括:1.三江镇虎坑大桥至三江镇圩镇红绿灯沿线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2.X541线双水大湾桥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3.省道S270线93KM+300M-800M(江门大道古井长沙白虎头)路段交通安全隐患整改。4.新会大道下沉隧道路段交通安全隐患整改;5.南车路段交通安全隐患整改;6.G240国道大泽镇沙冲市场路段交通安全隐患整改;7.Y014线双水南粤生态环境科技公司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8.崖门镇崖西横水路段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

24

推进“垃圾革命”

深化环卫一体化改革,城区环卫保洁和绿化管养实现“一把扫”“一把剪”。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圭峰(会城)

交通运输局

公路事务中心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

25

完成西坑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实现垃圾压缩运输环节分拣减量。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圭峰(会城)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1.厂区道路、消防池、垃圾收集池已完工;

2.综合楼主体建设已完成;垃圾压缩车间、综合污水处理池正在施工中。

3.车辆设备、配电室增容目前运行中。

26

加大精准扶贫力度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区贫困户实现“八有”目标(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用水、有电用、有电视信号覆盖、有宽带网络覆盖、子女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医疗保障、家庭有稳定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

扶贫办

民政局

各镇(街)

12月底

按进度完成。

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下达两批区级2020年扶贫专项资金共732.5万元,下发《关于印发新会区2020年扶贫工作指引的通知》(新扶办〔20208号),指导各镇(街)开展扶贫工作,摸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贫困户家庭收入减少情况,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产业和就业帮扶力度,防止贫困户返贫;摸查监测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召开扶贫工作联席会议,跟踪贫困户“八有”情况;举办扶贫业务工作培训班,加快完成网上系统录入和帮扶记录簿、一户一档纸质资料整理;组织各镇(街)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成效镇级交叉检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成效检查,排查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