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古井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扎实把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法治护航古井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推进依法行政
(一)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和推进全镇74个党组织,1632名党员参与主题教育。班子成员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按照古井镇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组织机关干部学法。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政主要负责人全面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好年度述法述职工作。今年上下半年均由分管领导在党委会议对法治建设工作情况作汇报,镇党委书记作总结并部署下一阶段法治建设工作,党委会议专门研究讨论本镇法治建设问题。
(二)全面强化依法决策意识。发挥司法所等部门职能作用,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全面开展法制审查,防范法律风险,今年以来,司法所提供法律意见91条,审查合同、文件等近60份,组织法律咨询会议15次。
(三)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依法完成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圩镇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目录的制定和公示。
二、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筑牢法治保障防线
(一)推动公共服务质效提升。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公共法律服务,解答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1000多次。镇公共服务中心设立“视频办”专窗,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升级跨越,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
(二)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全力化解企业各类纠纷24宗,涉及金额近680万元,解答企业及员工法律咨询80多人次,进企业走访20多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多场。围绕企业在开工前需办理的相关手续,专人跟进,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推动《新会区工程建设项目“模拟审批”实施方案》在古井贯彻落实。宣讲“小升规”惠企政策,指导企业注意申请入库的各类事项和完善申报材料,提高企业入库质量和效率,培育6家企业小升规。作为东岸发展区中心镇,联合区政数局在东岸发展区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处设立综合窗口和税务窗口,组建银洲湖东岸一体发展区政务服务先锋站。
(三)拓展涉侨涉外法律服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涉侨服务专窗联系村级侨胞之家,提供涉侨法律咨询(公证咨询)20多次、开展涉侨法律宣传近10次、调处化解涉侨纠纷5宗。在古井镇霞路村建设涉侨法律服务联络点,开展涉侨联络点日常服务工作。霞路村、洲朗村、文楼村上榜江门市百条“红色美丽侨村”。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一)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大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整治占用耕地挖塘养鱼行为,依法将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1宗。整治违建行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5次,阻止违法建设14家,依法拆除违法建筑3处。
(二)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利用行政执法“两平台”执法办案的使用率。今年以来,通过公示平台已公示行政处罚案件62宗,行政检查案件648宗,公示率达100%。
(三)加强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广泛运用“柔性执法”,加强以案释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如通过发出《行政指导书》的方式,对潜在的违法行为予以劝诫,及时制止违法苗头,避免当事人更多损失。今年以来,督促林业违法当事人自行整改复绿20宗,整改面积超500亩。
四、切实维护辖区和谐稳定,深化打造平安古井
(一)落实突发事件预防应对措施。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抓好各项防汛工作。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制度。积极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宣传科普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知识,推动企业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执法力度,依法依规对辖区各类生产违章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和媒体曝光,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现场安全监管水平。
(二)切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村居法律顾问、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同时通过“庭所共建”、“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等,共同协作化解纠纷,推动构建大调解格局。2023年以来,共调解250宗矛盾纠纷,经法院确认效力的人民调解协议17份。
(三)构建智慧网格社会治理格局。将辖区细化划分为37个智慧网格,联动镇级智慧网格指挥中心,构建一体化、信息化网格指挥运作体系。建立网格工作任务清单,落实37个网格员日常巡逻打卡和信息报送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稳控,切实从源头上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弱信号180宗,均已迅速跟进并及时化解。
五、深化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营造全民法治氛围
(一)贴近群众上门普法。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网格员通过入户派发资料、现场讲解等,零距离上门普法。今年以来,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派发普法宣传资料2000多份。
(二)法律顾问专业普法。邀请镇法律顾问为生产经营单位代表举行学习贯彻《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宣讲会,邀请村法律顾问开展机关干部《民法典》法治讲座。
(三)运用新媒体普法。在“古井信息”微信公众号 “普法小课堂”专栏,向群众云上推送常用法律知识,在村社区LED屏播放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张贴海报等多种灵活便捷的方式,营造全民法治氛围。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对圩镇法治文化一条街,岭北村、官冲村法治公园等,定期更新法治宣传栏,绘制法治墙绘漫画,增添法治标语等。同时结合《2023年新会区全域旅游普法圈工作方案》,到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普法宣传,在霞路村敬堂文化广场开展《民法典》、涉侨法律知识普法宣传,让法治文化、普法教育有机融入到群众旅游体验中。
六、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促进权力规范透明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推动人大提案、建议等高质量办结。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11条,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支持、配合司法机关依法开展工作,2023年,镇政府被诉行政案件1宗,依法做好答辩应诉工作,收到检察建议14份,积极办理,按时回复,自觉接受司法部门监督。
七、存在问题及困难
虽然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弱项短板。一是是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仍有待丰富,普法宣传深度、广度、创新性、实效性有待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待加强,普法活动载体仍需丰富,群众参与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二是机关干部理论学习深度有待加强,对法律知识有待深入学习和系统钻研。三是执法、普法工作衔接不够紧密,缺乏把普法有效融入执法全过程的有效举措。执法形式欠缺创新,“执法温度”有待提升。四是法治政府建设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需加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进依法行政。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部门职能及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严格把关重大行政决策和文件合法性审查,确保重大行政决策依照程序开展,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是深入优化营商环境。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继续落实上级政策,加强政企沟通,积极协助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三是推进涉侨法律服务。继续发挥涉侨法律服务专窗、涉侨法律服务联络点作用,推进涉侨法律咨询,协助办理公证事项,开展涉侨法律宣传,化解纠纷等服务,为归侨侨眷、华侨华人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
四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运用各类媒体、平台,契合群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
中共古井镇委员会
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