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罗坑镇委、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镇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2018年:全镇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2018年罗坑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亿元,增长14.09%;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5.2万元,增长32.1%;实际利用外资累计978万美元,完成市目标115.06%。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共引进工业新项目14个(含增资扩产项目、技改项目),总投资8.6亿元。罗坑镇两个区上重点项目:华岩建材混凝土制品项目,总投资2.2亿元,2018年投资8000万元,第一条生产线已投产,第二条生产线已开始试产;高迪食品项目,总投资1.05亿元,2018年投资4500万元,已进入试产阶段。在建项目和筹备项目方面,筑波建筑工程材料项目已开始建设厂房;澳华生物科技、富和美智能家具、澳保生物科技项目正在办理立项、环评和施工报建等手续;风滋味食品项目,已完成生产设备调试,进入试产阶段。同时,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引进工作母机制造企业——深圳中砼建筑机械项目,进一步增强罗坑镇装备制造业的实力。新增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8家,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镇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省级工程中心2家、市级工程中心2家,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70%以上。全镇研发投入达到1.02亿元,企业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罗坑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新增为二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企业,新辉(中国)新材料有限公司特种乳胶项目夺得2018年新会区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全年共完成企业技改项目10个,实现了节能降耗、环保安全、技术升级拓展市场的良好效果。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小城镇扩容提质不断深化,累计投资2400万元,新增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投资4100万元实施道路改造6.8公里。完成X539陈冲路段拓宽工程330万元,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完成百发片区排水系统还要工程260万元,解决圩镇西部内涝问题;锦丰大道升级改造工程2000万正在施工,同步完善东部排水系统,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完成Y185台山连接段改造工程120万元、完成云峰大道改造工程57万元,有效改善牛湾片区与外界联系及出行;亨头至天湖乡道改造工程850万正在施工中,打通子营山与天湖工业园的连接,对接中开高速出入口;Y185双公线连接段改造工程450万,正在施工,2019年4月竣工。积极配合开展中开高速建设和国道G240工程前期工作。华苑楼商住项目已完工进入销售阶段;全民健身广场进入施工阶段,公共服务中心正在装修,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营。
强力推进环境保护。全力打赢环保攻坚战,9家轧钢厂改造使用天然气加热炉,淘汰了高污染燃料;开展生物质锅炉专项整治行动,淘汰6台高污染生物质锅炉,3台完成整治达到环保标准;累计整治“乱散污”工业企业(场所)18家,超额完成2018年整治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岭源村、桂林村成功创建江门市生态村,陈瑞褀中学获得江门市“森林学校”称号,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强化城镇环境管理,推进市政设施升级改造,加强铁腕治违,拆除违建乱建,镇容镇貌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初见成效
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创建区委书记粮食高产示范片3000亩,千亩优质稻增产工程综合示范片200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000亩,试种太空小农占1号,达到800斤亩产量,试验成果喜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1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建设幸福新农村建设项目46个。同时,全面启动“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投入资金约185万元,清理漂浮物面积约858亩,对天湖水、水东河清淤整治约5公里;狠抓畜禽养殖禁养,规模化养殖场安装监控摄像,对排污排水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从根源上解决水质问题,推进潭江流域综合整治。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做深“以节促旅”文章发展全域旅游,成功举办芒果节、共享田园农夫节、2018年首届世界鸽王美食大赛五邑赛区等活动,下沙村获评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与此同时,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基层治理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侨务、统战工作不断加强,武装、体育、档案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2019年:着力四个聚焦,
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9年,罗坑镇将进一步强产业、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努力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业发展增效
推动建立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紧跟高质量发展导向。力促已建成项目全面投产,推进华岩建材、高迪食品、新域玩具、风滋味食品等项目早日全面实现产能和税收。在建和筹备项目要着力提高项目开工率。
强化创新驱动。加大对纺织化纤等罗坑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技改和增资扩产。提供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等科技业务申请的全方位服务。同时,致力优化经商环境,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
聚焦基础设施提质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推进交通设施建设。配合做好中开高速、国道G240等重点交通项目的推进,完成锦丰大道路面改造、亨头至石堂道路硬底化、乡道Y185芦冲至上升段路面改造等多项交通基础建设工程,规划镇村道路全方位对接深茂铁路江门段交通网络群、江门大道南西线,更好地纳入江会生活区和实现产城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等发挥纽带作用。同时,强化园区平台建设,完成新会装备产业园罗坑园区(一期)、芦冲子营山工业园控规编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镇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
聚焦协调平衡发展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共建”工作。科学修编乡村建设规划,深化巩固“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幸福新农村建设成果,重点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有机整合罗坑民俗文化、古村古祠、美食特产等资源,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以全域旅游理念高标准打造下沙村、亨头村两大旅游片区,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平安罗坑建设做好“共治”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狠抓民生保障做好“共享”工作。抓好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等底线民生保障项目。加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建立常态化长效帮扶机制。健全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开展创建广东省卫生镇工作,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聚焦党风廉政建设
增强深入推进改革发展的纪律保障
持续优化政治生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深入做好中央、省委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防止问题反弹反复。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开展精准扶贫和惠民工程等领域专项监督治理,严惩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强化依法行政。
(来源:新会台记者 阮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