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各镇 > 罗坑镇政府 > 通知公告

新会区罗坑镇鱼苟咀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9-03-06

 


为提高对水库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防范能力,切实做好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特编制《新会区罗坑镇鱼苟咀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下称《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经批准的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应急预案》的编制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体现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力抢险,力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原则。

一、工程概况

鱼苟咀水库位于新会区罗坑镇西南面6公里南联村,中心位于东经112°54,北纬22°25。水库总集雨面积为1.07平方公里,正常库容为38.5万立方米,总库容57万立方米,土壤以砂壤土为主,透水性较强,库区内植被茂盛。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的综合利用的小()型水库。担负着下游南联村村委会、下沙村委会人口0.25万人,耕地0.08万亩农田用水,工农业总产值0.03亿元的防洪任务。

鱼苟咀水库始建于1960年,1962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19996月对水库按达标标准进行加固。工程等别为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水库洪水计算成果为:正常水位为16.50m,相应库容38.5,设计洪水位为17.50m,相应库容52,最大下泄流量11.433/s;校核洪水位为17.84m,相应库容为57,最大下泄流量14.19/s

水库现有主要水工建筑物包括:

1、主坝: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0米,坝顶长170米,净宽5.2米,最大坝高15米,迎水坡率1:2.5,背水坡率1:2.5

2、输水涵管1条,为浆砌石方型涵,内径0.55×0.35米,长度50米,采用梯形漏斗级涵放水,最大泄洪流量0.3立方米/秒。

3、开敞式溢洪道,位于主坝左侧,堰顶高程16.5米,单孔净宽3米,最大排泄流量17.2立方米/秒。

水库工程主要技术特性表见附表。

二、水库历次改建、除险加固情况

鱼苟咀水库始建于1960年,1962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属小(二)型水库,由于该水库隐患日益严重,为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鱼苟咀水库被列入1999年省人大议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计划,该工程由新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即新会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设计,于19996月开始进行除险加固,20008月完工,并通过由新会区水利局组织的省人大议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主要加固内容有:

1、主坝内外坡回填土方,迎水坡采用C20砼预制六角块构件护坡,设置迎水坡浆砌石挡土墙,完善坝体各部位排水沟,外坡种植草皮护坡。

2、新建反滤体。

3、回填坝脚鱼塘,清理加宽溢洪道。

水库经过除险加固工程后,至今暂未发现主要防洪安全问题。

三、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鱼苟咀水库为多年调节的水库,防洪调度方式为开敞式溢洪道无控泄洪。当遇到特大暴雨时,采用来多少泄多少的方式进行泄洪。镇水利所经常与上级三防指挥部、气象等部门保持联系,获取上级指示和雨情预报,依据指示和预报,统一安排和调度水库安全度汛。

鱼苟咀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

(一)、严格执行新会区三防指挥部下达的防限水位,水库水位超防限水位时,务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将水位降回防限水位以下。

(二)、当水库水位在正常水位以下时,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水库管理人员负责,每日检查水库各建筑物一次,并做好资料整理工作。汛期每天早上8将水位情况报送镇水利所,再由镇水利所向新会区三防指挥部办公室汇报水库水情及工程情况。

(三)、当水库水位高于正常水位16.50米时:

1、水库管理人员要24小时轮班,加强对水库各建筑物的检查巡逻,随时掌握工程的状态和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作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2、及时通知下游村委会派人员到排洪河道值班巡查。

3、凡遇台风或特大暴雨,罗坑镇水利所要增派人力,加强值班和对水库各类建筑物的检查,并将情况由镇水利所综合,向罗坑镇政府、新会区三防办公室汇报。

4、当水库水位达到设计水位17.50米时,应及时调挖掘机到主坝右坝头处,为破坝泄洪做好准备。

5、当水库水位涨到17.84m,相应库容57万立方米,相应下泄流量17.2/s,为水库危急状态。如天气仍继续降雨,水位继续上涨或水库出险,为了确保水库安全,尽量减少损失,下游人员要撤退,并考虑破右坝头泄洪,破坝断面底宽5米,底部高程16.50米。

6、鱼苟咀水库的抗洪抢险工作由罗坑镇三防指挥机构负责,当水库水位到达设计水位17.50米,仍有继续上升趋势或水库工程出现险情,将会对水库及下游造成重大威胁时,即启动《应急预案》,由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水库的抗洪抢险工作。

四、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

根据鱼苟咀水库的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是特大暴雨引发超标准洪水、超设防标准地震、工程隐患及缺陷、坝肩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根据鱼苟咀水库溃坝洪水分析,溃坝洪水会对水库下游恙升村、大报村、西园村、大庆村造成严重危害,农田和鱼塘会受淹或冲毁,房屋会崩塌,灌溉渠道、输电线路、交通道路及桥梁会遭受冲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会受到严重破坏。

影响范围内有罗坑镇所属南联、下沙村村委会,人口2500人,耕地800亩以及一大批工商企业,工农业总产值0.03亿元。

五、险情监测与报告

(一)、工程险情监测及巡查方式:水库大坝和溢洪道每天巡查一次,当水、雨情有变化时或水库水位即将达到防限水位时,要将巡查频率增加到每天二次,即上午8时,下午4时各一次。

监测、巡查人员由鱼苟咀水库管理人员组成。每天的监测、巡查结果要做好记录,如发现险情要及时向水利所的主要领导报告。水利所的主要领导按险情上报制度逐级上报。

(二)、险情上报、通报的方式和程序

1、工程出现险情时,水利所要做好书面详细记录险情信息;

2、根据险情信息的严重及紧急程度作出迅速反应,险情接收人员在15分钟内报告镇水利所、镇政府和区三防指挥部,同时启动抢险措施。区三防指挥部接获险情信息后,要在15分钟内报告江门市三防指挥部和区政府。镇水利所在3小时内按省防总办公室《水利工程险情报送规定》的要求,填报《水利工程出险报告表》和提交较详细的书面报告,用传真或电邮方式发出,以后及时续报险情进展、处理情况及结果;

3、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协调抢险;

4、分析险情形势,按照工程防洪抢险预案的要求,做好抢险人员、车辆、物资的调拨工作,督促落实抢险措施;

5、掌握抢险全过程资料,对险情做好录像或照片记录;

6、险情稳定后,镇水利所在7个工作日内将出险原因、经过、抗险措施进行总结,并向区、市三防指挥部提交书面抢险工作汇报;

7、向上级三防指挥部门报告紧急险情要记录报告时间、接收人姓名。通知有关领导、部门的内容及领导指示要作记录。

在向上级三防指挥部门填报了《水利工程出险报告表》以后,一般情况下每天要再上报一次,直至险情得以控制、稳定为止。

六、险情抢护

(一)、水库允许最高水位及最大下泄流量

根据水库水工建筑物的各项安全要求,近期的检查观测和安全鉴定结果,新会区三防指挥部确定鱼苟咀水库防限水位为16.50米,相应库容38.5万立方米。鱼苟咀水库的溢洪道为开敞式溢洪道,当水库水位上涨至溢洪道顶高程或以上时,采用来多少泄多少的方式进行泄洪。

(二)、水库抢险调度方案

1、当水库水位低于16.50米,工程出现险情时,应全开大坝输水涵管进口闸门泄洪,降低水库水位,以利于开展抢险修复工作。水利所要增派人员实行24小时巡逻,监测水库运行情况及险情。并针对出现的险情研究技术处理方案,及时组织抢险人员按制定的除险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2当水库水位超过16.50米或以上,工程出现险情时,水库管理人员应立即向镇水利所、镇三防指挥部报告。镇政府应立即成立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抢险方案。

3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水库抢险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三防指挥部报告抢险情况。

七、应急转移方案

当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确认大坝可能出险时,立即向区三防指挥部报告,由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下达转移命令并发布转移警报。

鱼苟咀水库一旦出险,受威胁区域有罗坑镇南联、下沙村委会恙升村、大报村、西园村、大庆村。由罗坑镇政府负责做好风险区内人员及财产转移安置任务。罗坑镇政府应立即用电话通知各村委会和派出通讯员赴各村落实有关负责人通报险情,并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安全转移工作由各村委会主任及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按安全转移路线有序安全撤离到安全地点。应急转移方案如下表

所属村委会

转移人数

抢险队人数

所属自然村

负责人

转移地方

高程(米)

土名

所在位置

东经

北纬

南联村

300

30

恙升村

村主任

牛山

11254

2225

20

南联村

600

30

南联村

村主任

牛山

11254

2225

20

下沙村

800

30

大报村

村主任

舞龙山

11254

2225

25

下沙村

300

30

西园村

村主任


蛇山

11254

2225

20

人员和财产转移后,要及时划分临时警戒区,立即部署和组织当地民兵、治安保卫人员协助公安民警做好治安保卫巡逻工作,维护好水库及下游受威胁区域的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具体责任部门是罗坑镇派出所。


八、应急保障

(一)、组织保障

1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组成、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

当水库出现险情时,由罗坑镇成立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指挥长:罗坑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指挥:罗坑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

         鱼苟咀水库防汛行政责任人

员:鱼苟咀水库防汛技术责任人

罗坑镇党政办负责人

罗坑镇农办负责人

罗坑镇水利所负责人

罗坑镇交管所负责人

罗坑镇派出所负责人

罗坑镇民政办负责人

罗坑镇农电所负责人

罗坑镇电信支局负责人

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指挥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工作。

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灾组、后勤组和治安组。

1)、综合协调组:组长由罗坑镇人民政府镇长担任,副组长由罗坑镇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鱼苟咀水库防汛行政责任人担任。主要职责:协调各组之间的联系,上传下达,及时掌握情况,发布信息,上报情况。

2)、抢险救灾组:罗坑镇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兼任,副组长由鱼苟咀水库防汛技术责任人、镇武装部负责人、镇水利所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根据水情、雨情以及水库险情,制定水库控制运行方案和抢险措施;组织人力、调动物资投入抢险工作;确保有重大险情时迅速组织人员疏散,撤离危险区。

3)、后勤组:组长由罗坑镇党政办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镇农办负责人、镇民政办负责人、镇农电所负责人、镇电信支局负责人、镇交管所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组织抗洪抢险所需物资,根据抢险的需要,协调安排物资,落实抢险队伍等后勤工作,并为抢险提供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与通讯保障。

4)、治安组:组长由罗坑镇派出所的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负责做好鱼苟咀水库的安全保卫和抢险救灾的安全保卫工作。

2、水库应急抢险专家组组成如下:

长:罗坑镇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副镇长;

副组长:鱼苟咀水库防汛技术责任人、镇水利所分管技术的副所长;

员:罗坑镇水利所技术人员若干人。

主要职责:根据水情、雨情及险情负责研究制定工程应急抢险处理技术方案和相应的抢险技术措施,为指挥部提供抗洪抢险决策依据。

(二)、队伍保障

鱼苟咀水库的抢险队伍以罗坑镇基层民兵和水库下游村的基层民兵为主体,由镇领导和村委会主任带队,其中罗坑镇南联村委会100。抢险队伍要服从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严格执行抗洪抢险指挥部抢险任务,及时、准确、快速处理险情,把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当水库出现险情时,抗洪抢险指挥部可以通过电话和派通讯人员传递信息等方式通知抢险队伍。

(三)、物资保障

鱼苟咀水库根据水利部《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SL298—2004)的要求储备防汛物料。鱼苟咀水库现备有物料数量:角石10立方米、碎石20立方米、砂20立方米,存放在水库大坝坝肩两侧;纤维袋500个,存放在水库管理室。抢险所需的纤维袋、土工布、铁铲、锄头、铅丝、桩木、电缆、便携式工作灯、投光灯、发电机组等物资的数量,将根据险情的严重程度具体而定,由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采用就近快速的物资调用原则,使用防汛汽车运送,以最短的时间运达险情区。联系方式:移动电话等。

(四)、通信保障

紧急情况下,水情、险情信息的应急传送方式为:水库管理所办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方式传送。当遇到程控电话通讯中断或移动电话信号不通畅,使抗洪抢险工作与上下级之间的通讯联络无法进行时,必须即时派出通讯员,专人用汽车或摩托车进行人工传送,确保通讯通畅。

(五)、其它保障

在紧急情况下,鱼苟咀水库抢险的交通、卫生、饮食、安全等保障措施,由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统一协调和安排。交通、卫生、供水、食品、粮食、公安等部门履行各自职责,确保运输、医疗、防疫等工作的顺利开展、生活必需品的可靠供应和社会稳定。

有关抗洪抢险情况宣传的发布权限为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发布方式有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

九、《应急预案》启动与结束

(一)、启动程序。水库工程一旦发生重大险情,水库管理所发现险情15分钟内报告镇水利所,同时报告区三防指挥部和镇政府。由镇政府紧急召集水库抢险专家组成员赶赴现场开紧急会议,根据抢险需要和视抢险工作的进展,由镇政府宣布本《应急预案》的启动,鱼苟咀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具体负责实施《应急预案》。

(二)、结束程序。当水库险情全部排除及完成全部善后工作,经水库抗洪抢险指挥部确认后,由罗坑镇人民政府宣布结束《应急预案》的结束。

附件:水库工程技术特性表

高程系统:珠基高程

水库名称

鱼苟咀水库



坝型

均质土坝

建设地点

新会罗坑

坝顶高程(m)

20

所在河流

潭江

最大坝高(m)

15

流域面积(km2)

1.07

坝顶长度(m)

170

管理单位名称

罗坑水利所

坝顶宽度(m)

5.2

主管单位名称

新会水利局

坝基地质


竣工日期

1962.2.1

坝基防渗措施

棱形反滤体

工程等别

防浪墙顶高程(m)


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设计烈度

6


坝型

无副坝

多年平均降水量

1850mm

坝顶高程


洪水标准(%)

5

坝顶长度(m)


洪峰流量(/s)


坝顶宽度(m)


3日洪量()


型式

开敞式

洪水标准(%)

0.5

堰顶高程(m)

16.5

洪峰流量(/s)


堰顶净宽(m)

3

3日洪量()


闸门形式

无闸门

水库调节特性

多年调节

闸门尺寸


校核洪水位(m)

17.84

最大泄量(m³/s)

17.2

设计洪水位(m)

17.5

消能型式

正常蓄水位(m)

16.5

启闭设备

汛限消水位(m)

16.5

型式

无非常溢洪道

死水位(m)

13.24

堰顶高程(m)


总库容()

570000

堰顶净宽(m)


调洪库容()

185000

最大泄量(/s)


兴利库容()

315000

消能型式


死库容()

70000

其它泄

洪设施

放水涵管

最大流量(/s)

0.3

历史最高库水位(m)及发生日期


历史最大入库流量(/s)及发生日期


备注



该水库于19996月进行除险加固工程


历史最大出库流量(/s)及发生日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