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4-29
为更好地向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帮助残障群体突破就业壁垒,近年来,睦洲镇社区康园中心在新会区残联和睦洲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托养”和“庇护就业”为基础,通过代加工训练和职业训练提高残疾学员的就业技能,促进残疾学员以“就业自力更生”的方式融入社会,让残障学员在职业探索中重拾自信。
1、庇护式职业康复强技能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睦洲镇社区康园中心通过“多方协同、社会支持”的方式,成功链接多间爱心工厂,为残疾学员提供打螺丝、灯饰加工、胶花制作等代加工手工项目。根据残疾学员的能力评估结果,中心实施分层分类管理,并落实“组长责任制”。每个工作小组设置组长、质检员等岗位,按照“工序拆分、生产制作、盘点理货”的标准化流程进行生产,严格把控质量与效率,最大化提升生产效能,帮助残疾学员实现技能提升与收入增长。
2、进阶式职业康复促成长
4月21-22日,在睦洲镇社区康园中心与江门市盛驰灯饰有限公司的联动下,通过“岗前赋能+实地体验”的创新模式,开展一场特殊的“职场初体验”探索。4名残障学员经过职业技能、文明礼仪等岗前培训后,走进工厂深入灯饰包装生产线参与岗位实操。在车间工人的“一对一”指导下,学员们完成了贴标签、安装灯饰电线、打包入盒等流水线工序,亲身体验了灯饰从零件到成品的蜕变过程。此次沉浸式的跟岗体验不仅增强了残疾学员的就业信心,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多元化职业康复展技能
除了传统的代加工训练,中心还注重培养残疾学员的创新能力。学员们学习制作郁金香、向日葵花束等创意手工,并通过“缤纷小屋”流动手推车进行展销。这一举措不仅搭建了售卖平台,还为残疾学员提供了对外交流的机会。据统计,此次活动宣传覆盖人群达200人次,显著提升了残疾学员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从康园工坊迈向社会化市场和工厂,残障学员用行动证明:“我们能做的,远不止于此。”接下来,中心将不断探索更多适合残障学员的就业机会和项目,持续为残障学员提供支持与帮助,继续架设这座“职场彩虹桥”,点亮“就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