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沙堆镇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实“点”“线”“面”工作法,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紧密结合“七一”慰问、“办实事大走访、解难题实践活动”、“村(社区)百项民生实事”等活动深入基层,走进村民群众身边解难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紧扣“诉求点”,在群众声音中明确服务方向
沙堆镇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紧扣“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建立镇街领导包案制度,推出“五个一”工作法,全面兜实群众意见,紧抓群众“诉求点”,高效推进落实一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比如,畅通镇内44个网格事件信息收集--派遣--处置--反馈--跟踪--终结的闭合流程,共上报涉及治安、环境卫生的事件702宗,办结613宗,办结率87%;新增63支视频监控摄像头,及时维护已安装的799支监控,实现村级视频监控全覆盖;加装梅北村内公共场所夜间照明设施,在八顷村内安装路灯12盏,射灯2盏,进一步解决镇内夜晚“出行难”的现状;针对村民的民生保障与居住需求,各村共新建“四小园”45个,增设大环村无障碍厕所,完善、维修独联村幸福院设施,完成对沙堆社区旧居民住宅凹陷路面的修整,进一步优化改善人居环境。
梳理“经络线”,在实事清单中强化责任落实
镇党委坚持围绕民生清单,推进民生实事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制落实串联成线,将办实事与工作提速提质相结合。进一步加快基层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沙西村结合村级民生清单要求,在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开辟专区,建立“爱心驿站”,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临时休息的“歇脚点”,并联合村内蔬菜种植大户,常态化组织开展爱心蔬菜捐赠;大环村进一步完善村内交通设施设置,增补33个公共停车位,规范机动车停放,逐步解决村内车辆乱停乱放、停车难等问题;梅北村以村级五年规划为抓手,投入资金推动沙湾小组风貌提升工程,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沙角村、那伏村将积分管理室与党员培训室相融合,提升积分管理室的展示功能和利用率,推动农村积分管理在我镇全面铺开。
铺开“服务面”,在多路并进中扩大民生覆盖
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落脚点,镇各部门单位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服务群众,在多部门齐抓共管之下铺开 “服务面”。镇农业农村办大力开展主干道沿线人居环境和农村看护房整治工作,出动人员130人次,已清拆农村看护房10间约1000平方米,推动村容村貌美化工程;镇派出所根据辖区特点,出台包括成立涉企服务队、组建村居治安联防队等“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举措”,推行便民告知单服务,对群众进行一次性告知,解决了群众咨询难、办事难、跑腿多的问题;镇经济办针对镇内创业就业需求,引进亿元项目2个,预计创造就业岗位320个;并建立镇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规上企业制度,收集企业发展中需政府协调解决问题,形成《沙堆镇“暖企业、促投资”企业诉求清单》,截至目前,收集的13个企业诉求已协调解决8个;镇公共服务办推动新会区疫苗移动接种车在我镇“亮相”,把新冠疫苗送到群众家门口,开启疫苗接种新模式,实现疫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在文化大楼内图书馆设置自助借书机,实现“自助化”借阅,使广大群众阅读学习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