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激发流动党员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党性修养,沙堆镇紧抓外出流动党员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各村积极行动,组织流动党员集中“充电”,用好“返乡流动党员”资源,服务家乡,使广大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注重“学”,备好流动党员理论年货的“大礼包”
沙堆镇坚持早谋划,早行动,准备好流动党员的系列学习“大礼包”。发布党员春节当修好疫情防控、党性教育、传经送宝“三门功课”的倡议书;开展“党建来敲门”的送教行动,“一封家书、一本党章、一套理论学习读本……”这是各村干部上门走访流动党员送上的理论年货礼包;探索“互联网+”新模式,打造“指尖上的课堂”,线上党员分类管理小程序开通按需“点单”功能,微信群及时转发学习清单链接和“微课堂”,流动党员随时可以快速了解时政民生热点和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通过线上“云端发布”、线下“面对面”传递,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加强党性锻炼。
注重“防”,发挥流动党员疫情防控的“强堡垒”
在这个不“疫”样的春节期间,返乡人员流动给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不少挑战。流动党员积极响应号召,共计40余人次,第一时间主动到村(社区)报备,自觉遵守家乡防疫的各项规定。沙堆镇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岗”工作机制,30多名流动党员闻令而动,当好“守门员”,投身辖区内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口服务点的志愿岗上,认真对返岗人员进行信息登记、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和行程码,尤其重点关注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督促其进行核酸检测以及健康申报。如梅阁村为返岗人员设置免费核酸检测点,流动党员张健佳等7人响应“防疫志愿者招募令”,协助前来核酸检测的人员建核酸码、填表,提醒群众佩戴口罩、扫码、测温、保持安全距离等,凝聚起联防联控的合力,构建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注重“实”,丰富流动党员红色教育的“实践课”
为了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沙堆镇开展多种红色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流动党员在春节期间的物质文化生活。梅阁村流动党员蒋嘉明等与村工作人员共同穿街走巷,为村里独居老党员送上暖暖的年夜饭,并致以诚挚的慰问和祝福。沙西村两委干部与流动党员李卓钦等开展“新春送福”行动,到困难群众家中悬挂红丝绒灯笼串和福饰品,经过一番装扮,营造欢乐祥和的浓浓“年味”。那伏、居安等村的流动党员自发为困难党员、孤寡老人送上居家清洁“洗邋遢”服务,用整洁的环境迎接虎年到来。流动党员们以“行”暖心,以“情”慰民,用爱心行动架起了一座党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把党员的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