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堆镇以智慧网格建设为契机,巧用“加减乘除”法,探索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有效路径,推动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党员力量下沉、服务触角下延,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的温度,用网格“兜”住群众稳稳的幸福。
一、用好“加法”,建强网格队伍体系
一是党建引领,构建网格阵地。镇委书记牵头抓总智慧网格建设,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服务便捷等原则,统筹考虑区域人口、自然村分布等因素,在全镇组建35个网格党组织,推动党的组织全覆盖建在网格上,全面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小组)—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基层组织架构,选优配强35名网格党组织书记,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二是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镇委书记牵头抓总,扎实推进网格队伍专业化、专职化管理。建立健全沙堆镇智慧网格“六必到七必报八必访”工作机制、党建工作任务清单,推进开展网格长(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网格队伍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定岗定人定责强技能,积极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网格队伍。
二、用足“减法”,提高网格服务质量
一是实施“常态化”服务行动。压紧压实网格队伍责任,以党组织为纽带、党员为骨干,组织网格队伍到辖区内进行巡察走访,严格落实日常时段“一日双巡”、重点时间节点“一日多巡”,全天候保障网格运行,及时掌握社情动态和服务诉求,推动网格内党员“亮身份、当先锋”,常态化向群众提供宣传政策、网格代办等上门服务,让群众“有事就找网格员”成为习惯。截至目前,沙堆镇网格队伍完成开展日常巡查8738次。二是延伸“精准化”服务供给。沙堆镇网格队伍现已统筹管理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近2000人,每月定期入户走访、上门打扫卫生等,同时摸排建立“一独一残一病一保一孕”特殊群体台账35本。坚持民有所需、网格必应、应必有果,按照“第一时间接收、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原则,及时处理群众诉求,精准问需、精准施策,同时注重倾斜关爱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打通网格化管理“最后一米”。今年以来,沙堆镇网格队伍共入户走访群众5643次,走访特殊群体家庭1524次。防洪防汛期间,网格队伍共上门走访1863人次排查安全隐患,为42户行动不便群众开展送餐上门。
三、用活“乘法”,提升网格运行效能
一是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沙堆镇委牵头将辖区内多网建设整合为一网统括,打造多网合一、一网多能、一格全能、一网多用的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新格局。积极统筹整合社区“大党委”、两新组织党组织、公益组织等力量,最大限度集中基层治理资源,实现资源联动。创文期间,网格员联合党员志愿者、团员义工、退役军人、楼长联合开展清洁行动,累计铲除网格道路外墙、公共设施等地乱张贴的纸片1600余张,处理小广告500余张,劝导道路交通400余次。二是健全机制,快速处置。各村(社区)党组织探索网格“周例会”制度,对网格员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汇报、研判、确定处置措施,并结合工作安排讨论、确定周工作清单,明确工作任务。会后,由网格员跟进重点难点问题相关手续办理,并将结果反馈至村(社区)智慧网格指挥中心,健全网格事项“任务分办、响应处置、结果反馈、事件归档”闭环处置机制,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今年以来,网格队伍协助处理非粮化案件11宗,协助清退面积200余亩。
四、用尽“除法”,优化网格事项处置
一是网格管理“无盲区”。沙堆镇立足“发现早、处置早”的目标,依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管理体系,由网格队伍深入乡间、村居、楼栋、家庭等“查民情”,同时建立住户、商户微信群,将线上与线下、口头与书面多种反馈渠道相结合,及时了解、登记、上报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流动人口动态、公共设施损坏等情况。截至目前,网格队伍共收集上报公共设施损坏等情况备案265条,均登记造册或处置落实。二是矛盾化解“不打烊”。梳理摸排各类因情感、家庭、邻里、债务等引发的纠纷,网格队伍一旦发现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立刻提前介入,结合派出所驻村警力,主动掌握矛盾纠纷详情,紧扣排查、分析、调处、回访环节,将发现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矛盾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实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提升化解矛盾纠纷“掌控力”。今年以来,网格队伍累计上报民意诉求和意见建议2580条,协助化解信访问题80余单,受理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