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各镇 > 沙堆镇政府 > 党务公开

“四个聚焦”激活人才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4-11-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沙堆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落实“人才强基工程”,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各项工作,为沙堆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聚焦“压实责任”,健全人才服务联动机制

  建立人才工作机制。沙堆镇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格局,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领导小组制定镇级人才工作规划,定期专题研究部署人才工作、组织人才交流座谈会,制定《沙堆镇人才引进激励办法》,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推动各项人才工作落地落实。

  图片

  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沙堆镇领导干部带头落实联系服务人才制度,搭建领导班子与人才联系的“直通车”,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重点企业人才、本土人才、海外人才4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8条,帮助解决事项23件。积极开展“人才管家服务”工作,为辖区重点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推介、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生活保障等服务,为人才干事创业打造优质的环境。

  聚焦“精准有效”,加强人才政策宣传力度

  扩大政策宣传范围。发挥招聘会、菠萝节暨夏日潮流音乐电音节等大型活动人群集聚的优势,设立人才政策咨询宣传摊位,宣传市、区、镇三级人才政策,接受群众咨询约550人次。以海外人才联络站为枢纽,结合沙堆侨刊社和侨团组织,宣传沙堆人才政策和投资项目,积极联络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院院长林发钦博士参与独联村侨史馆建设。

  图片

  做好人才工作宣传。选树一批引领发展的优秀人才,加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事迹的宣传,比如《沙堆“新农人”余锦雅:创新推行有机种养,致力打造健康农产品》登上中国食品报,推广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传播现代农业技术的事迹,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带动作用,助推乡村振兴。用心写好“聚才”文章,其中《实现人才和湾区的“双向奔赴”》被省委组织部主管公众号“粤讲粤政”采用,营造惜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图片

  聚焦“激发活力”,积极吸引集聚优秀人才

  拓宽渠道聚英才。沙堆镇举办“南粤春暖”专场人才招聘会、就业巡回招聘等活动,助力企业招揽更多产业人才。2024年以来,沙堆镇引进优秀和短缺的专业人才11人、硕士人才1人,激励技能人才增强本领,通过副高职称评审5人,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专业户等20人积极申报“乡村工匠”人才职称评审,成功评定职称3人,不断夯实服务乡村的人才队伍。

  立足产业建平台。以优势产业发展为基础,链接产业资源,依托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现代轻工纺织的三大支柱产业体系,打造专业人才交流平台,加快推进技术改造项目。成立沙堆镇水产协会,搭建龙头企业+技术人才+农户的合作渠道,通过技术指导、资源共享推动水产养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结合暑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为广东财经大学提供“三下乡”社会实践平台,青年人才发挥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优化牛大力及其衍生产品传播策略,助力本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传播与发展。

  图片

  聚焦“产才融合”,拓宽多元人才培育渠道

  注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沙堆镇联合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组织召开农业经理人培育培训会议,开展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深化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与广州市港航工程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以及广东省农科院等多方联合培育乡村人才,围绕海洋重工、养殖技术、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蓄足“源头水”。

  图片

  激发产业人才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人才专业优势,探索“项目聚人才、人才带项目”运作模式,打造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叠加的大湾区产业承载平台,引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约18.46亿元,逐步建立以产留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新格局。中建海龙新型建造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3亿元,目前处于验收阶段,引进了硕士人才3人,高技能人才2人,助力项目加快投产,有望成为珠西地区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装配式建筑先进制造基地。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