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编制和实施村(社区)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的要求,沙堆镇各村(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从各村实际出发,创新思路,科学规划,目前,12个村(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业经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和“四议两公开”已全部编制完成。
锚定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
“上下”同步,党组织牵头谋划。五年规划编制伊始,我镇立即召开镇村五年发展规划座谈会,由镇党委牵头,组织各部门负责人与各村(社区)书记就规划起草工作进行相关培训,初步定下五年规划初稿;各驻村组与党建指导员负责统筹衔接,落实部门、驻村组与村党组织、村小组长四方联动,将触角延伸到小组级最基层“神经末梢”,通过精准分析本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短板、弱项和优势,通过把握好“十四五”期间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任务,集思广益,形成科学合理、措施有效的发展规划。
“内外”兼修,“软硬件”同步提升。规划既兼顾“硬实力”,就村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各村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又兼顾“内动力”,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筑牢理想信念,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文化素养。
“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全面规划谋划一批事关全局、带动能力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项目,把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使党员队伍进一步优化、经济体量进一步壮大、民生保障进一步健全、乡风文明进一步提升;围绕经济发展的堵点、群众关注的重点、基层治理的难点等“瓶颈”难题,逐点击破,如大环村着力开展河涌改造,打造宜居水乡;沙西村通过挖掘用好李冠南等红色资源,将其融入教育培训和文创旅游等各方面。
开门问需,征集群众“金点子”
扩大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党组织做什么,先问群众想什么。各村(社区)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征求党员群众对五年规划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三走访”,即走访返乡致富能手,听取致富经验,收集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的建议;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深入了解其所需所盼;走访村内企业和经营组织,了解企业和经营组织的经济生产现状和困难。问计于民,把五年规划到小组一级进行公示,收集意见,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出行交通、医疗保障、防汛防涝等老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共收集意见建议127条,真正把群众呼声高、普惠面广、可行性强的民生实事项目选出来,立足村情、依靠群众,把规划编制工作落到实处。
部门对碰,围绕中心工作寻思路
职能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结合发展大局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重重把关,镇经济发展办指导村理清村庄发展思路;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明确乡村振兴各项任务优先序,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镇规划建设办指导村规划合理布局。如:梅阁村重点用好村党校平台,进一步发挥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发挥就近产业园区优势,建设民富村强新农村;大环村着力开展河涌改造,打造宜居水乡;沙西村通过挖掘用好李冠南等红色资源,将其融入教育培训和文创旅游等各方面;独联村着力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梅兴村着力打造沙堆首个水产品电商平台;梅北村打造人居环境示范村名片;那伏村盘活土地引进优质企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梳理清单,落实责任“压担子”
针对各村(社区)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内容,“两委”干部进行系统梳理和科学研判,梳理工作清单,充分彰显办实事、求实效的决心和信心。
制定清单,明确办理事项、工作措施、完成时限,经镇党委审批同意后,将工作清单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提高党员群众的知晓率和关注度,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压实“两委”班子责任,逐项明确推进措施、完成时限、责任人,倒排时间节点、抢抓工作进度,确保工作任务推进到位、工作清单落实到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实现党建共联、资源共享、互助共建、和谐共促的乡村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