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9-25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狂风裹挟暴雨席卷三江镇。面对严峻的台风考验,三江镇党委迅速行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干部为先锋,联动各方力量投身抗台一线,在抢险救灾、群众安置、善举传递中交出了一份温暖而有力的答卷,让党旗在防台防汛最前沿高高飘扬。
“转移群众的生活保障,一点都不能马虎!” 为确保台风期间避险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保暖、有地方休息”,三江镇提前激活 21 个应急避难场所,涵盖校舍、党群服务中心、老人活动中心等,累计安置转移群众逾200人,让每一位避险群众都能在风雨中找到温暖的“家”。对于沙仔岛全岛村民转移的安置人员,做好食宿、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



走进其中一处安置点——三江镇新江村党群服务中心,只见桌上整齐摆放着盒饭、泡面和矿泉水,墙角堆放着崭新的被褥、垫子,热水壶里装满了滚烫的开水。“来的时候啥都没带,没想到这里啥都有,中午还能吃上热乎饭,心里特别踏实。” 家住低洼地段的村民李阿姨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笑着说。安置点内,工作人员还不时巡查走访,询问群众需求,为老人递上热水,用细致的服务化解大家的焦虑,让安置点不仅有 “温度”,更有“温情”。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台风来袭后,三江镇第一时间从消防队、网格员、治保员中抽调 32 名党员骨干,组建 4 支应急抢险突击队,按照“分片负责、全域覆盖” 原则,对全镇主干道、河堤、低洼地段等风险隐患点开展 24 小时不间断巡查,用脚步丈量安全防线。


谢禾村口一棵大树被狂风拦腰吹断,粗壮的枝干横亘在主干道中央,过往车辆行人无法通行。接到消息后,突击队队员冒雨赶赴现场,此时风雨虽稍有减弱,但随时可能再次加剧。队员们抓住这宝贵的 “黄金窗口期”,有的手持锯子切割枝干,有的合力搬运断木,雨水打湿了衣衫、泥浆沾满了鞋子,大家却丝毫没有停歇。经过十多分钟的紧张作业,倒伏树木被全部清理至安全地带,受阻道路重新恢复畅通。


在官田村,多棵树倒伏在田间地头与村道旁,单纯人力清理效率较低。突击队迅速调来推土机,队员们在旁指挥引导,精准操控机械将断树逐一清运,既保障了清理速度,又避免了二次安全隐患。而在新江二联围、联合村围堤边,随着降雨量持续增加,堤内水位不断攀升,一旦出现管涌或溃堤,周边村民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队员们顶风冒雨,扛着沙包、搬着木板冲向堤防薄弱处,有条不紊地封堵围堤出入口、加固堤岸,用汗水筑起一道“挡水屏障”,坚决守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台风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场与风雨的较量中,一则暖心故事在三江镇悄然传开,让肆虐的台风多了几分温情。9月24日12时15分,九子沙村遭遇狂风暴雨袭击,市场路口因积水严重,一位七旬老人路过时不慎滑倒,在积水中挣扎着无法起身,情况十分危急。

此时,居住在附近的三江初级中学九年级五班学生梁玮谦正好路过,看到老人的窘境,他没有丝毫犹豫,不顾风雨扑面的危险,冒雨冲进积水中。他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双手紧紧扶住老人的胳膊,慢慢将老人扶起,随后用自己的身体撑住老人,一步步将其转移到旁边的商铺屋檐下避雨。“爷爷,您别着急,我已经帮您联系救援了!” 梁玮谦一边安抚老人,一边查看老人的身体状况。

与此同时,九子沙村党委书记梁社钦通过“雪亮工程” 监控实时关注村内情况,恰好看到这惊险一幕,他立即指令驻村组、网格员组成应急小队赶赴现场。12时20分,应急小队及时抵达,在肯定梁玮谦见义勇为善举的同时,仔细检查老人身体,确认无大碍后,将老人安全送回了家。梁玮谦的勇敢举动,不仅温暖了老人的心,更成为台风天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传递出三江镇的文明与善意。
在此次防台风工作中,三江镇从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到工作人员贴心服务,再到少年学子挺身而出,每一个身影都彰显着三江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