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落实市委“侨都赋能”工程,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根据镇委的工作部署,三江镇人大主动作为,近日,召集各方座谈交流,开展专题调研,共同探讨并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先发提纲再研讨 今年春节前,三江镇人大分别召集良德冲村、洋美村、深吕村支书、从事过侨务工作的顾问等,召开工作座谈会。“你们各村在外华侨华人应不少,良德冲村人在马来西亚的比本村还多吧!”镇人大主席梁朝欢诚恳的开场白,很快使与会人员切入主题,畅所欲言。各村纷纷表示,会想方设法摸清本村的侨胞情况。 在与侨务工作者座谈会上,梁朝欢指出,各村要集中精力,借脑借力,进行立体式沟通,摸清“侨情”,打好“侨牌”。 实地视察集资源 为挖掘辖区历史建筑、人文地理等资源,三江镇人大代表分别到良德冲村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井、革命先辈余斌臣故居等实地视察,梳理良德冲人文故事、历史文化资源。 人大顾问团团长高国炎指出,维护好故居文物,讲好名人故事,寻找文化交流的切入点,凸显乡村人文魅力,用共同的“根魂梦”凝聚侨心侨力,也是助力“侨都赋能”的一种方式。 聚民智助“侨”工程 3月8日,三江镇人大召集相关村支书、人大顾问团、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召开“侨都赋能”工程工作座谈会,面对面研究分析我镇落实“侨都赋能”工程的短板与不足。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从自身岗位出发,结合个人的理解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顾问团成员赵汝重提出:“要摸清底数,打好基础,才有底气赋能。” 镇人大代表容艳云说:“个别海外华人曾被骗,对外来电话存有戒心,要分析好原因才能打好这张牌。” 区人大代表、良德冲村党支部书记翁福群表示:“我村在马来西亚人口经摸底有1175人,计划成立三江同乡会……” 分管侨务工作的镇党委委员黄小红提出了三江镇落实“侨都赋能”工程的方向与相关工作措施。 顾问团团长高国炎指出,打“侨牌”,不但要有“侨味”,而且要有文化气息,这样才能真正赋出正能量;打造“侨村”,不但要有特色,而且要成品牌,这样才能出亮点。 会上,镇人大主席梁朝欢强调,在新时代、新形势面前,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践行使命担当,全面搭建侨文化交流平台,做好侨情调研、政策宣传、品牌项目等各项工作,努力推动“侨都赋能”工程在三江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