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江镇抢抓“双区”、江宝合作区、与高新区联动发展等建设机遇,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生态宜居、网格治理”为抓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强”起来,着力建设深中通道进入江门的桥头堡。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新动力” 成立三江镇镇村干部职工服务中心,组建20人镇村服务队伍,为各村干部在就医、子女就读、就业等方面排难解困,凝聚了干部的心,解除了干部的忧。开展“实干先锋”先进镇村干部评选活动,选树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向上、开拓争先的氛围。建立流动党员片区联络站、村级流动党员服务站,探索建立“一封信”、“一座谈”、“一慰问”、“一评议”、“一培训”、“一帮扶”“六个一”管理模式,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产业兴旺,创出致富“新思路” 壮大陈皮产业链发展。发挥新会柑核心产区的优势,以做优做强陈皮产业为目标,拓展种植、加工、销售的陈皮产业链条,以优质品牌打造,促进果农、村民的增收。新会柑种植面积超2万亩,陈皮加工企业发展到100多家。通过“大户带小户”的方式,引导种植大户在种植技术、销售加工上对小耕户的指导,存进村民小耕户的增收;通过建立“柑围+村委”用工平台,同步促进柑果业企业(个体户)招工、农民增收。 打造结对互赢新业态。借助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工业反哺农村,以官田村为试点,推动村级物业增持计划,引导村民盘活闲置宅基地,规范打造一批公寓用于园区配套,达到既解决企业员工住宿问题,又增加村民收入,更规范宅基地建设的“三赢”效果。推进百企兴百村,建立村企结对帮扶平台,42家重点企业结对19个村(居、场),洋美村积极协助结对企业华佑实业公司招收员工,为本村创造100多个就业机会。 生态宜居,绘就美丽“新画卷” 深化“清洁三江”工程,建立村、组保洁评比奖励机制,随机抽调党代表、人大代表组成考评组每月进行督查,实现“路净、水清”。推进“四小园”建设,出台《三江镇“四小园”创建及评比工作方案》,鼓励各村盘活闲置地、废弃破旧房屋进行综合使用,打造各具特色的“四小园”110个,以点带面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全力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推进“葵乡美丽廊道”深化整治,启动良德冲美丽侨村改造项目,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打造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三江样本”。 治理有效,焕发网格“新气象” 建设“一网兜底”基层治理。三江镇高标准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书记工程”,组建成立8个基层治理工作专班,打造“1+1+N”组团式智慧网格48个。组建“包户+全民”信息员队伍,吸纳包户信息员队伍182名,发动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个体户、社会群众等建立全民信息员队伍。制定推广《三江镇智慧网格信息报送奖励方案(试行)》,累计收到报送信息235条,符合奖励条件138条,其中,村内邻里矛盾纠纷信息7宗,村内安全隐患信息51宗,携带火种上山点火烟熏黄蜂信息2宗,发放奖励金额3000元。 探索开展“无人机+”网格动态巡查机制。每两周用无人机对48个网格进行航拍检查,通过对比分析系统,对网格内的违建、“非粮化”、水利设施、河道进行动态巡查,有效发现网格内出现的相关违法问题;利用无人机对网格底数进行摸排,在网格地图上更新标注房屋、人员、重点场所分布等情况,全方位掌握网格情况。实行智慧网格管理以来,化解网格事件1.5万宗,排查调处各类纠纷45宗,着力打造一“网”统揽的高效基层治理新格局。 网格化管理的治理成效充分体现在疫情防控方面,如在大规模核酸检测中通过网格动员应检尽检做到不漏1人,又如在我区近期两轮疫情中,“0902”事件共排查涉疫人员262人,其中公安下发数据22人,网格排查240人;“0927”事件共排查涉疫人员23人,其中公安下发数据5人,网格排查18人,网格化排查有效“一网兜底”。 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应急储备志愿者,提前储备志愿力量,开展应急救援、紧急行动、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需求和志愿服务有效对接,以志愿服务助力乡风文明建设,让“守望相助、携手同行”的观念在群众中蔚然成风。目前三江镇共储备志愿者834人,其中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58人,各村(居、场)热心村民497人,辖内企业志愿者49人,社会志愿者30人。在“0902”“0927”事件中出动党员志愿者3870人次,志愿者们纷纷化身“大白”“小蓝”“大喇叭”“搬运工”,协助各核酸检测点开展核酸检测、入户发动、宣传排查等各类工作,与全镇党员干部一同筑牢筑实疫情防控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