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6-21
2024年新会区司前镇普法责任清单
共性普法责任清单
重点宣传的法律法规规章 | 普法对象 | 主要工作措施 |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广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2、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党内法规、《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 全体公民 | 1.结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和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推进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经常化。 2.结合《2024年司前镇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3.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行业宣传月(周、日)、法律法规颁布施行纪念日等时间节点,持续开展“法律七进”活动。 4.开展集中宣传,运用媒体平台营造宣传氛围。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营造浓厚的报道声势,吸引群众关注度,形成宣传高潮。 |
备注:各单位要把共性普法责任清单列入内部学习和对外宣传的内容,结合单位实际,可采用集中学法和自主学法、线上或线下普法、考试学法与日常学法、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等方式。
个性普法责任清单
序号 | 重点宣传的法律法规规章 | 普法对象 | 主要工作措施及重要活动安排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 | 1.社会公众 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1. 党委、政府把普法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民教育体系。将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相关考评体系。 2.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参加宣传法治宣传活动。 3.完善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利用“第一议题”定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普法重点内容。 |
2 |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广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 | 1.社会公众 2.人大代表 | 1.镇街人大通过听取工作汇报、组织人大代表视察、专项检查等,专题审议普法计划落实情况。 2.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开展宪法宣誓活动。 3.每年组织开展庭审旁听活动。 4.利用“法律七进”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 |
3 | 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例》等。 | 1.社会公众 2.党员领导干部 | 1. 运用“三会一课”“榕树下的讲堂”的形式在镇村党校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相关党内法规宣传。 2.运用产城融合党群服务中心等公众服务窗口开展公益法治讲座等法治宣传,服务园区务工人员和辖区群众。 3.完善领导干部日常学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日常培训内容,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推进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经常化。 4.建全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 5.每年开展普法志愿者活动,弘扬法治精神。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 | 1.社会公众 2.党员领导干部 | 1. 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深入开展党纪法纪廉政宣讲活动。 2.将党纪法规培训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学习内容中,增强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意识。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婚姻登记条例》《广东省社会救助条例》《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等。 | 1.社会公众 2.行政相对工作人员 | 1.“谁执法谁普法”有效落实,结合自身执法职能和执法实践,执法检查或查处案件同时普法,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 2.运用led屏播放法治标语和公众服务窗口摆放法治宣传资料,提供服务时及时释法。 3.持续开展“一老一少”关爱服务活动,在走访和宣传活动中将惠民政策送到群众手上。 4.深入开展涉侨服务,通过讲座活动或走访,将涉侨法律和政策送到侨胞身边。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戒毒条例》《信访条例》、反诈骗、反邪教、反走私、扫黑除恶等相关法律法规。 | 1.社会公众 2.网格员 | 1.运用led屏播放法治标语、电视播放法治宣传片和公众服务窗口摆放法治宣传资料,提供服务时及时释法。 2.每年优化新增镇、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并利用阵地定期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创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 3.充分利用特殊节日,如“6·3”虎门销烟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等,结合“法律七进”,开展宣传活动。并利用各种平台和阵地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如派发宣传单张、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海报,线上媒体发布等。 4.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综治平安考评。 5.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健全,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工作全面推开,加强网格员走访,抓住弱信号,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宣传“枫桥经验”,开展“外送”服务。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等。 | 1.社会公众 2.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3.行政相对工作人员 | 1.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综合法律知识培训。运用好“导师制”,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2.结合普法执法职能和实践,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在开展日常行政检查中及专项行动中通过挂横幅、贴海报、发放宣传单等开展宣传活动。 3.结合执法工作,落实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并在网上发布典型案例。 4.协调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执法,建立健全部门工作联动机制,落实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 | 1.社会公众 2.行政相对工作人员 | 1.定期到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派发宣传单张、向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和法律法规。 2.协助开展“送法进园区”“送法进企业”活动,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学习讲座。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 | 1.社会公众 2.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3.工厂企业 | 1. “谁执法谁普法”有效落实,结合自身执法职能和执法实践,执法检查或查处案件同时普法,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 2.结合“法律七进”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管理对象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3.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定期在网上发布相关案例。 |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等。 | 1.社会公众 2.行政相对工作人员 | 1. “谁执法谁普法”有效落实,结合自身执法职能和执法实践,执法检查或查处案件同时普法,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 2.结合“法律七进”,开展燃气安全、道路安全等专题普法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等材料;在办理施工许可、质量监督注册、验收备案等相关业务工作过程中开展释法宣传,并在窗口摆放相关宣传手册。 3.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定期在网上发布相关案例。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 | 1.社会公众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 | 1. “谁执法谁普法”有效落实,结合自身执法职能和执法实践,在安全生产等执法检查或查处案件同时普法,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 2.宣传推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安全诚信、安全承诺、专家服务、精准执法、举报奖励等做法。 3.结合“法律七进”和重点时间节点,开展“安全生产月”、“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等宣传活动。 4.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培训学习。 5.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定期在网上发布相关案例。 |
12 | 《农田保护条例》《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广东省渔港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江门市新会陈皮保护条例》等。 | 1.社会公众 2.行政相对工作人员 | 1.结合“法律七进”和重点时间节点,定期组织举办各类农业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培训和专题讲座。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利用多种平台和形式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2.“谁执法谁普法”有效落实,结合自身执法职能和执法实践,在安全生产等执法检查或查处案件同时普法,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 3.做好“学法用法示范户”评选和培育工作。 |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 | 1.劳动者、用人单位 2.服务对象 3.新就业形态人员、求职者、外来务工人员 | 1.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2.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每年至少一次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或职工开展法治培训。 3.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组织策划惠及职工的宣传活动。 4.组织开展新就业形态人员(外卖员、快递员、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等)的精准普法活动。 |
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 | 1.广大家庭和妇女儿童 2.村(社区)妇联干部、工作人员 | 1.借助“三八”维权周、“11·25”国际反家暴日契机,结合“法律七进”,向妇女儿童宣传相应的法律法规。 2.通过以案释法,定期在网上发布相关案例及信息及报送典型案例。 |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等。 | 1.社会公众 2.行政相对工作人员 | 1.“谁执法谁普法”有效落实,结合自身执法职能和执法实践,执法检查或查处案件同时普法,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 2.结合“法律七进”和重点时间节点,定期组织举办各类农业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培训和专题讲座。 |
16 |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广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 | 1.社会公众 2.调解员 3.法律明白人 4.管理与服务对象 5.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1.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召开年度普法会议,研究部署普法工作。 2.推动将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考评。 3.建立普法领导机构,由党政领导担任责任人。发挥镇街普法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每月向上级普法主管部门报送普法简报信息。落实完成上级普法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普法工作任务。 4.成立普法志愿者队伍。每年开展普法志愿者活动。 5.加强普法工作业务用房、人员装备和办公设施建设,强化普法基层基础建设、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 6.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定期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 7.认真组织开展年度国家公职人员在线学法考试,争取参考率、合格率达到100%。 8.村(社区)法律顾问普法职责落实到位。利用村(社区)宣传栏等进行普法宣传,定期更新法治宣传内容。组织村(社区)书记、主任参加学法考试、参考率和优秀率均达100%。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组织专题培训。 9.深化“法治镇”创建活动;培育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示范点工作;积极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按照省级创建标准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培育工作。 10.运用led屏播放法治标语和公众服务窗口摆放法治宣传资料,提供服务时及时释法。 11.每年优化新增镇、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如法治广场、法治口袋公园、法治宣传栏等)并利用阵地定期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创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 12.运用新媒体开设法治宣传教育专栏,刊登法治广告、普法动态信息等。结合涉法公共事件和典型案例正确引导舆论,进行法律解读等。 13.积极配合区级法治宣传教育案例库建设,按要求报送案例。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宣传活动,组织“法律七进”活动。 14.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组织策划好“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
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等。 | 1.劳动者、用人单位 2.服务对象 3.求职者、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 | 1.结合“法律七进”和重点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对辖区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开展法治宣传。 2.“谁执法谁普法”有效落实,结合自身执法职能和执法实践,执法检查或查处案件同时普法,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 3.运用led屏播放法治标语和公众服务窗口摆放法治宣传资料,提供服务时及时释法。 4.通过以案释法,定期在网上发布相关案例及信息及报送典型案例。 5.组织开展新就业形态人员的精准普法活动。 |
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复垦条例》等。 | 1.社会公众 2.行政相对工作人员 | 1.“谁执法谁普法”有效落实,结合自身执法职能和执法实践,执法检查或查处案件同时普法,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 2.结合“法律七进”和重点时间节点,定期组织举办各类涉及自然资源法律知识宣讲和业务知识培训。 3.运用led屏播放法治标语和公众服务窗口摆放法治宣传资料,提供服务时及时释法。 4.通过以案释法,定期在网上发布相关案例及信息及报送典型案例。 |
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企业公示信息暂行条例》《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 | 1.生产、经营销售者 2.社会公众 3.食品安全员、企业管理人员 | 1.“谁执法谁普法”有效落实,结合自身执法职能和执法实践,执法检查或查处案件同时普法,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 2.运用led屏播放法治标语和公众服务窗口摆放法治宣传资料,提供服务时及时释法。 3.结合“法律七进”和重大节日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和组织食品安全员、企业管理人员等开展专题培训学习。 4.通过以案释法,定期在网上发布相关案例及信息及报送典型案例。 |
20 |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 | 1.广大学生、家庭 2.老师及职工 | 1.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施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展法治知识课程。 2.落实法治副校长工作规范,法治副校长每年在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两场。 3.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培育、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 4.开展依法治校创建活动,打造依法治校示范校。探索建立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评估机制,把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推进“一校一法律顾问”工作。 5.家庭、学校与社会形成合力开展法治宣传。 6.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组织策划好“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
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扫黑除恶、禁毒、反诈等相关法律法规。 | 1.社会公众 2.行政相对工作人员 | 1.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健全,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工作全面推开。 2.通过以案释法,定期在网上发布相关案例及信息及报送典型案例。 |
主办: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
维护:江门市新会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邮编:529100 传真:(0750)6297632
备案编号:粤ICP备12001775号 网站标识码:44070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