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5-09
司前镇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司前镇财政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创新发展思路,加强财源建设;统筹财政资源,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兜牢民生底线;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为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2024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33898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完成年度预算的95.85%,主要收入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38万元,同比增长12.14%,其中税收收入14898万元,非税收入6640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6169万元。
3、基金预算收入4877万元。
4、捐赠收入46万元。
5、其他收入1268万元。
(二)财政支出33898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完成年度预算的95.85%,主要支出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93万元,主要为政府各部门相关机构事务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其中镇街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支出12万元,统计、普查业务支出35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690万元,主要为派出所、司法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及维稳、戒毒服务等经费支出,其中戒毒服务支出37万元。
3、教育支出12381万元,主要为教育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支出,其中凤山湖实验小学升级改造项目投入341万元,困难学生助学金支出110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70万元,主要为社保费用及退休费等支出,其中社区工作经费支出153万元,“双百工程”经费支出88万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管理补助经费支出83万元,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经费支出46万元。
5、卫生健康支出956万元,主要为医保费用及医疗补助支出,其中村卫生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卫生站医生补贴支出41万元,优化生育政策服务、健康素养监测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13万元。
6、节能环保支出1480万元,主要为环境保护管理事务支出等,其中生态环保巡查支出70万元,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支出70万元。
7、城乡社区支出570万元,主要为环卫保洁费、生活垃圾统筹转运填埋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等费用支出,其中环境卫生支出400万元,侨中电路迁改工程投入41万元。
8、农林水支出2617万元,主要为农业、农村社会事业、水利、乡村振兴等支出,其中潭江牛湾国考断面干流及相关支流(河涌)生态修复项目支出34万元,新建村水利基道路硬底化工程项目支出2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帮扶项目投入52万元,美丽农村路建设投入16万元,对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的补助支出224万元。
9、基金预算支出4877万元,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398万元,污水处理费支出155万元,土地收益偿还借款2509万元,垦造水田租金支出240万元,污水管网五期建设项目、美丽圩镇建设项目等“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投入468万元。
2024年镇财政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收支相抵无结余。
二、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积极组织收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税源监测。根据区财源建设提质年行动方案,建立镇财政、税务、经济联动机制,积极推动协同治税工作机制走深走实,对重点行业和主体税种进行充分的税源评估,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坚持培育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保障税源持续稳定。全年实现税收收入14898万元。
二是盘活资产资源。通过盘活公有资产,提高公资租赁收入,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加大水田指标、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增加非税收入。全年实现公有资产增值420万元,水田指标转让收入895万元。
三是推动土地出让。及时分析经济运行形势,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进企业,发展优质项目,加快土地使用权出让。全年实现土地出让收入4019万元。
(二)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在保证基本运作和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坚持有保有压,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压减其他一般性支出,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三农”等的资金投入力度,稳步提升辖区内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全年民生类支出2421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44%。
(三)抓实财会监督,提高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修订公有资产管理办法,细化明晰资产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操作流程,加强公有资产管理,提高公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二是强化内部控制措施。开展镇内征地项目内部审计工作,加大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后审查力度,提高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风险意识。
三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严格控制年度预算,全面实施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执行制度;推进绩效预算,建立以绩效目标管理为核心、事前评估、事后评价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推动落实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我镇将围绕江门市“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县域副中心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零基预算改革精神,坚持以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事业发展目标为导向的原则,加强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取消基数,以实际需求为基础;有保有压,集中财力办大事;绩效优先,坚持花钱必问效,积极统筹安排好各项支出的同时,将集中财力加大对民生、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等项目的投入。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压减其他一般性支出,聚焦重点项目,盘活财政资金,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现请大会审议2025年我镇财政收支的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入34541万元,同比增长1.9%,主要收入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292万元,同比增长8.15%,其中税收收入16372万元,非税收入6920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5000万元,同比减少18.95%。
3、基金预算收入5000万元,同比增长2.52%。
4、其他收入1200万元,同比减少5.37%。
二、财政支出34541万元,同比增长1.9%,主要支出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00万元,同比减少15.42%。
2、教育支出8500万元,同比减少31.35%,主要原因:一是根据最新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方案,凤山湖中学事权上划区级管理,相应经费改为区级负担;二是凤山湖实验小学升级改造项目预算分年度实施,相关区级补助同比减少。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00万元,同比增长0.66%。
4、卫生健康支出1000万元,同比增长4.65%。
5、城乡社区支出650万元,同比增长14.1%。
6、农林水支出2700万元,同比增长3.19%。
7、住房保障支出750万元,同比增长2.1%。
8、基金预算支出5000万元,同比增长2.52%。
三、为确保顺利完成2025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我镇将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多措并举,全力挖潜增收
一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实力企业进驻;鼓励镇内企业增资扩产、扩容提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培育新的税源。
二是优化收入结构,夯实财政收入根基。健全税收征管体系,依法依规强化税源管理,促进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特别是“房土”两税。加强综合低税负企业常态化管理,实现多税种联动,逐步提高企业纳税意识。扩宽非税收入渠道,加大水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全力推进石乔村采矿权出让;梳理低效闲置资产,结合“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建设的要求,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国资企业、镇属企业融资等多形式建造综合式公寓、特色文化体验街区等,增加公有资产收益。
三是加快土地出让进度,扩宽财政收入渠道。目前,土地出让收入是我镇重要的收入来源,盘活土地能有效解决日益增加的刚性支出需求。2025年,我镇将加快白庙村企岭工业地块、中心大道商住地块等挂网出让,争取增加财政收入。
四是壮大国资实力,增加国有资本收益。利用产业促进专项资金、金融机构融资资金、“补改投”资金等,做大做强强村公司,大力推动“司前温蛋”合作项目、新能源管理项目等,带动企业盈利增收,增加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二)统筹财力,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由分散到集中、从低效到高效转变。强化预算约束,控制支出规模,将财政支出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强化资金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做好重大项目的财力保障。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兜牢兜实“三保”底线,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优先保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农林水等民生项目支出,加大美丽圩镇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 “百千万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
三是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抓好支出预算执行,坚持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和非重点、非刚性的支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深刻领会上级部署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意图,加快我镇改革实施步伐,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依赖,所有预算支出以零为基点,以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事业发展目标为导向,结合我镇财力水平、项目轻重缓急和绩效评价情况,重新核定项目编制预算。
二是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规范财政业务流程,维护财经秩序。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操作程序,加强对专项资金的跟踪检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三是加强绩效预算管理。全面实施绩效预算管理,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取消无效低效资金,进一度降本增效。
各位代表,2025年,司前镇财政将在镇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镇人大的监督,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确保全年财政平稳运行,为我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