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民间河长”,广东新闻频道聚焦“双水经验“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0-07-21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

自从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广东各级人大紧密结合碧水攻坚战,大胆实践,务实创新,探索出一批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形成了江门人大+民间河长,佛山市、区、镇三级人大联动监督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

苏炳忠 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人大代表 双水镇“民间河长”: 这里还停着很多渔船,到时要跟渔民说一下不要把垃圾扔到河里,大家要一起保持河道清洁才行。

这天吃过晚饭后,苏炳忠、江女甜、陈润基三位双水镇人大代表正沿着梅冈冲进行巡河,这是他们担任“民间河长”近三年来,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苏炳忠 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人大代表 双水镇“民间河长”: 一般我们注意看看河道有没有垃圾漂浮物现象,如果我们发现有垃圾的,我们就会马上拍照,把那个照片上传到人大办微信群,由人大办转交相关部门去跟进处理。

谭炳南 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党委委员 河长办主任:接收到情况之后,我们河长办会通知相关地理位置的村,负责河道维护这个人,马上去处理。处理这个情况之后,我们还要把这个结果反馈给镇人大相关的工作信息台。

2017年10月,为了更好地推动水环境的治理,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人大积极开展了人大代表担任“民间河长”活动。到2018年1月,全镇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123名,除19名担任责任河长外,其余的104名代表获聘为双水镇“民间河长”,负责全镇辖区范围内全程160多千米的14条河流、9个水库和9个山塘的巡查监督工作。

黎伟男 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人大主席: 104名人大代表担任“民间河长”,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熟悉水系环境的优势,就近就地全区域全天候对河道进行巡查。

同时,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对治理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对治理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有力地推动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开拓了人大代表履职新途径,提升了人大监督的实效。

截至今年6月中旬,江门市双水镇“民间河长”已开展巡河2067 人次,提交镇人大意见建议 75条,办理完成意见建议 69条,提交村级河长意见建议732条,已全部办理。

目前双水镇境内河流水质明显好转,鱼翔浅底的景观重新出现。江门市人大常委会也将这项工作创新在全市进行推广。

郭建红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一个就是立法开先河。我们首部地方实体法规《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就首次将河长制写入了这里面。创新“添动能”。我们市的新会区双水镇人大就探索出了一条“人大代表+民间河长”的做法,为推动河长制添油加力。现在我们全市上下的人大机关,特别是镇街人大代表,也把这种做法进行了普遍的推广。 7月3日上午,全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以“现场+视频”方式举行,广州、佛山、江门等6市人大常委会就开展污染防治监督工作的经验做法作了交流发言。

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衍诗强调,做好今年下半年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内涵,坚定信心决心,增强工作底气;要紧扣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围绕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土壤污染防治“两个90%”达标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等开展监督;要坚持工作创新,提高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使人大监督取得让党委放心、让政府尽责、让人民满意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