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开平市坚持将扫黑除恶与乡村振兴建设相结合,按照“打、治、建、育”四步工作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重拳打击,严惩农村黑恶势力 坚持以打开路,将整治农村基层涉黑恶违法犯罪作为专项斗争的重点内容,针对群众举报的情况和初步掌握的线索,专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深入分析犯罪的组织特征,注重从个案到串案、从现案到积案、从显案到隐案的拓展研判,精心组织线索核查、背景深挖和人案关联,主动上门做好事主思想工作,消除顾虑,千方百计深挖线索;在违法犯罪事实调查清楚的前提下,及时组织收网,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专项斗争以来,先后侦破了谢某欢敲诈勒索涉恶系列案、张某添敲诈勒索系列案等一批以村干部为首的农村涉黑恶案件,打掉农村涉恶犯罪团伙28个120人,其中村干部15人;受理农村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36条,立案27件,查处违规村干部17人。其中,查处苍城镇下湾村谢某欢敲诈勒索涉恶系列案获全国通报表扬。 铁腕整治,坚决肃清涉农乱象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全力打击农业领域各种乱象,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秩序。结合实际,部署落实乱象专项整治工作,各职能监管部门通过不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对涉农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强日常监管,开展乱象排查,整治突出问题,形成强大合力。积极开展对大沙河水库库面整治专项行动,不断深入打击水库非法捕鱼和非法游船的行为。大力整治自力村碉楼群景区票务乱象,以禁毒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切入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常抓长抓、标本兼治,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工作举措落地落实,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从环境上整治涉乱现象,为乡村振兴扫清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固本强基,铲除黑恶滋生土壤 将扫黑除恶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普法教育、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基层党建、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社会治安等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等,以四个“问题清单”整改为抓手,通过丰富形式、充实内容,从组织设置、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持续抓好党内政治生活,圆满完成了对长沙街道三江社区、水口镇开庄村、苍城镇下湾村和沙塘镇台洞村、丽新村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整顿工作,推动“后进”向“先进”的转变。另一方面,坚持将专项斗争与基层组织建设同步推进,不断探索和完善基层管理体制,高标准打造集公共服务、办公场所、服务场所于一体的“市、镇、村、组”四级党群服务中心,致力为15个镇(街)和268个村(社区)打造服务党员群众的“红色家园”,着力抓好储备、选拔、教育、管理、激励等五个环节全链条管理工作,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2018年以来,调整撤换72名年龄偏大、能力偏弱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优配齐546名村(社区)书记后备干部,不断拓宽发展渠道,激励干部争先创优,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精心培育,充分展示斗争成果 市扫黑除恶办深入农村基层调研,选定龙胜镇桥新村、水口镇开庄村、赤坎镇中股村、塘口镇强亚村、苍城镇下湾村、大沙镇大塘面村作为扫黑除恶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精心培育,重点打造,发挥示范点辐射作用,以农村的新变化向全社会展示扫黑除恶工作成果,深入宣传市委市政府“除恶务尽”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同时激发了人民群众用法维权和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积极性。如:以“总有党员在身边”为引领的龙胜镇桥新村、村民共建共享民生工程的水口镇开庄村、围绕司徒美堂故居打造美丽乡村的赤坎镇中股村、碉楼景区连续3年执法零投诉的塘口镇强亚村、营商环境大大改善的苍城镇下湾村、发展绿色乡村游的大沙镇大塘面村,6条示范村以扫黑除恶成果和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