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围绕区委“一园三中心”建设要求,全面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发展、劳动关系等各项重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旗帜指引方向
深学细研悟思想,绘就人社事业新蓝图
(一)“关键少数”率先学
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和领会掌握报告精神。发出学习宣传贯彻总体工作方案,对全局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系统安排。局党组书记坚持亲自抓、负总责,推动学习宣传贯彻落到实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集中学习研讨。通过领导干部领学,带动党员干部全员学,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的着力点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
(二)支部研讨深入学
各党支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广泛开展学习贯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邀请市委、区委宣讲团成员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党员干部认真听取并落实到位。采取宣讲报告会、专题辅导讲座、专题培训、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三)知行合一实践学
组织党员干部到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纪念馆参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主题活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市委、区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有效发挥局内外宣传媒体作用,加强正面引导,用好用活局内宣传栏、公益广告、LED屏幕等宣传载体,以新闻报道、活动简报等形式,反映本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积极讨论,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情况,积极向新会党建、新会发布、五邑人社、相约新会等平台报送相关稿件,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初心凝聚力量
促就业聚人才惠民生,彰显新时代人社新作为
(一)聚焦就业优先
精心组织5场新会区直播带岗云聘会,推出招聘岗位4200个,累计吸引近130万人次关注。落实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发放就业创业补贴1017.9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00万元。持续实施减负稳岗政策,打好“降、缓、返、补、扩”组合拳,加大社保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落实失业保险基金支持就业创业措施;助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制定《2022年新会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通过市场就业拓展、创业创新、基层人才支撑、国有企业就业引领、机关事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措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二)惠民利民不负民心所盼
不断加大养老保险保障力度,提前完成所有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和发放,惠及8.3万人。在人社微信小程序开发“工伤事故报备”功能,实现工伤事故“零跑腿”报备。加强劳动保障普法宣传,开展“你来问,我来答”劳动保障普法宣传,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一系列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深入实施新会区“治欠十条”,对辖区内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通过国家欠薪线索平台接收并办理欠薪线索784条,限期内办结率100%。
(三)高质高效推进“三项工程”
扎实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走深走实,创新“三项工程”+“农村电商”+“预制菜”+“名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模式。全覆盖开展“一镇一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活动,培训农村电商304人; 广东省第二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中2名选手荣获全省第二名,同时被省援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创新“三项工程-送技下乡”活动,结合11个镇街个性需求开展 “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培训活动,培养技能人才约280人。古井镇烧鹅街获评江门市美食一条街。研发陈皮风味菜式超过80个,以新会陈皮为媒,推出52集电视专题节目《一味》并全部播放。
(四)引才育才实现“人才倍增”
创新“云引才+”人才工作模式,建好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和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常态化开展云招聘、云宣讲、云签约、云服务等工作,有效破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才引育工作难题,推动“人才倍增”工程质效双提升。云签约《清华大学与新会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并成为清华在广东省内首份与地方政府签订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促进人才常态化交流。推进“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新增人才供给基地4个,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6个。
使命催人奋进
笃行不怠向未来,开启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一体推进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立足新发展阶段,以“首善之区”的责任担当,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全力落实“六大工程”,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调查研究,与时俱进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一)就业质量再提升,全面保障民生之本
一是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确保“广东省促进就业九条”和“江门市促进就业九条”各项扶持政策执行到位,保住市场主体稳住岗位。二是打造“1+N”招聘信息发布网络。继续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招聘会等行动,为企业搭建招工平台。三是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开展实名制精准就业服务。对高校毕业生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行动,充分挖掘民企、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自主创业等就业创业渠道。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社政策宣传体系,结合人社“送政策、送服务、送资金”三送活动,将政策和实惠交到企业手中。五是把根治欠薪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抓牢抓实,及时分析研判、精准处置涉欠薪问题,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人才服务再升级,加快筑巢引凤步伐
加强技能人才和“高精尖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贯彻落实“人才倍增”工程任务清单。认真对照上级人才工作任务和新会区“十大行动方案”中任务清单,对标职能,创新举措,扎实推进。二是立足科研平台,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结合江门双碳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对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充分利用高校网站、知名人力资源平台为科研平台牵线搭桥,协助引进高层次人才。三是加强产业人才聚集。积极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加快推进人才产业园建设;完善“1+2+N”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持续推进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柔性引进工作、人才安居工程、产业人才专项招聘服务、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四是加强人才服务。完成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和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设,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
(三)社保网络再织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新会区民生实事项目,健全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科学有序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狠抓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全国统筹工作。二是强化社会保障安全网络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引导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非劳动关系特定人员等参保,同时促进企业为在岗职工依法全员足额参保缴费。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按规及时调整企业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相关待遇核发标准,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水平。四是严格规范社保基金管理,把好把严基金收支关口,切实加强社保基金内控监督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