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区人社局:党建引领“加速度”,按下乡村振兴快车键,精打电商助农组合拳,赋能产业“新动力”

来源:区人社局网站    发布日期:2023-09-28

         近年来,新会区人社局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紧紧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这一头号工程,深入打造“红色加速度”特色党建品牌,用更实的举措提升党建质效、更优的服务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与人社中心工作、业务工作一体统筹、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产业赋能注入“新动力”。在第三届江门市机关“侨都杯”改革创新工作擂台赛决赛上,我局党建创新项目《按下乡村振兴快车键 精打电商助农组合拳》荣获三等奖,晋级省复赛。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目前,新会区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圈已经初步形成,它必将成为“百村引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工程的一个新的引爆点。在这种新业态下,打造专业优势,完善技能教学,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库,培养更多贴近本地需求的电商技能“新农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新会区人社局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开展“一镇一业”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精打电商助农组合拳,挖掘新会区11个镇(街)的特色农产品,形成产、销、研“一条龙”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当前,新会区上下正举全区之力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实施区镇经济一体化改革,统筹区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区人社局党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制定《“一镇一业”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工作方案》,以责任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局领导和党员干部、业务骨干常态化下乡镇调研,结合人社在技能培训、人才引育、社会保障、劳动领域等方面的职能,倾听基层诉求,收集企业和群众需求,分批召开入住产业园的项目团队成员对话会,征求对专业发展和激励机制的意见和建议。校企紧密合作,以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为纽带,激发企业投入专业群建设的内生动力,找准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聚焦各乡镇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一系列“送技下乡”培训项目,助推新会区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二、建“一镇一业”品牌工程,电商助农打造“特色产业链”

         我区食材丰富,饮食文化底蕴浓厚,各有特点,为弘扬饮食文化,我局创新开展“一镇一业”+“粤菜师傅”工程,充分利用省、市“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名师、名厨优势,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挖掘区11个镇(街)的特色农产品,研发打造特色新菜品,精打电商助农组合拳,发挥新媒体虹吸效应,通过电商助农这个纽带,研发了大鳌莲藕鱼滑、双水蔗汁拿铁咖啡、新柑七彩鲍鱼片等150多道陈皮风味特色菜,同时,深入中集鱼业、古井恒益烧鹅等企业,共同研发预制菜配方,形成产、销、研“一条龙”产业链,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共开展10场直播带货活动,累计带货品种多达92个,观看点击量42465人次,销售额68417.3元。

          三、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库”

          为奋战“百千万工程”,我局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聚焦区委“一园三中心”建设,奋力推进“人才倍增”工程。结合新会11个镇(街)的特色农产品,盘活城乡资源,贴近本地需求,有针对性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技能人才,有效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进一步促进创业就业。同时,通过项目的深入开展,与农户的“面对面”交流,促进生产端的创新和改革,培养更多贴近本地需求的“新农人”。 今年1-8月,全区共培训广东技工6097人次;粤菜师傅1000多人次;南粤家政1112人次;农村电商技能人才500多人次,组织开展新菜式、面点研发活动的人员270人次,乡村工匠239人次,线上培训约5000人次;组织编制《一味·四季家宴》和《葵艺学》两本新书,并举办新书发布会一场,进一步推广陈皮产业发展和非遗传承文化;同时,与区融媒体协作,结合各镇(街)食材特点,拍摄美食节目《一味》第二季,多维度推广区饮食文化和产业特点,助力和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