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区人社局网站 发布日期:2024-12-30
科技筑梦|创享未来
喜讯
邓燕红、周桐宇、袁瑶老师创作“宋韵葵语”项目荣获文化意类(教师组)一等奖(全省冠军)、奖金2万元。
余惠云、王涛、黄秀玲老师创作“锦绣南粤-葵孔雀” 项目荣获文化创意类(教师组)优胜奖。
黄静恩 、彭钰钘、李昱斌 、许颖琳、雷铭亮同学创作“葵韵邑方-陈皮精油香薰灯” 项目荣获文化创意类(学生组)优胜奖。
12月10-12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承办第二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科技发明与创新大赛决赛(省一类大赛)在广州召开,大赛主题为“科技筑梦 创享未来”,旨在推动我省技工院校创新创业工作,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发展相结合。经全省技工院校作品海选、共遴选出568个作品参赛。
经过网上评审,共有183个作品进入决赛。经过现场激烈比拼,我校荣获一等奖1个,优胜奖2个。
【文化创意类-教师组】
《宋韵葵语》
团队成员:邓燕红、周桐宇、袁瑶
项目简介:本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发明了一种葵叶染色定型工艺,改善了葵叶表面颜色,丰富了葵艺表现语言。通过一组以宋朝纹样元素为灵感,采用了染色工艺处理后的葵叶为材料,通过多种新的工艺,把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完成的文创作品,展示了改革后新的葵艺作品色彩风貌。新的葵艺作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时尚和使用习惯,容易与市场对接从而提升葵艺经济价值,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葵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锦绣南粤-葵孔雀》
团队成员:余惠云、王涛、黄秀玲
项目简介:本项目充分体现了本次创新大赛的主旨,它既是技术与工艺的新变革、也是产品门类的新拓展,更是产业形象的新突破。该作品结合丰富的岭南元素,通过精细的手工编织、制羽、烙画、镶嵌等十几道工序,展现葵艺的传统与创新。同时,作品创造性地将葵艺与铁艺焊接相融合,突破葵工艺瓶颈,实现立体造型飞跃,为葵艺作品的形态与结构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同时,它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它开辟了葵工艺品的高端定制市场,带来了商业研学的井喷,并带动当地文旅经济;另一方面,它吸引了大量合作,助推与妇联、残联的公益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贡献。未来,它将作为新会葵文化典型IP,助力打造新会葵文化产业典型村,继续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优胜奖作品
《葵韵邑方-陈皮精油香薰灯》
团队成员:黄静恩 、彭钰钘、李昱斌 、许颖琳、雷铭亮
指导教师:陈惠雯、周炜基、张马良
项目简介:本项目是一款具有新会本土文化特色的香薰灯,在设计创作上融入新会“两宝”——葵艺、陈皮。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赋予传统手工艺新的生命和价值。 结合新会特产陈皮的香味,将地方特色融入产品设计,打造具有地域文化标识的产品。在深刻理解与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趋势与市场需求,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与科技手段,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符合当代审美与实用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文化创意类-教师组】作品
《新媒体时代下畲族服饰的数字化传承》
团队成员:林嘉怡、吴远瑜、胡鹏青
项目简介:本项目源于畲族文化面对数字化挑战,团队成员积极投身于复原和传承畲族服饰制作技艺,创新性地将传统服饰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不仅突破了传统畲族服饰在材质、保养和款式上的局限,更通过现代设计的灵活多变为畲族服饰的传统纹样提供了新的表达,实现了畲族服饰从单一到多元风格的跨越,为畲族服饰的形态与内涵带来了创新性的变革。
科技筑梦,创享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工作,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促进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激发学院师生科技创新热情,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技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