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深化政校合作,赋能非遗传承——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赴新会开展葵艺调研

来源:新会人社    发布日期:2025-07-2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葵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7月7日至9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调研团队(以下简称“广科院”)赴新会区开展“葵韵传薪火,校园续华章”专题调研。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程联动,推动政校企资源深度融合,通过座谈交流、技能体验、文化探访等多元形式,为新会非遗传承注入人社动能。  



溯源葵艺根基

       7月7日,广科院调研团队首站来到我区非遗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新会技师学院。新会技师学院向广科院赠送葵艺学书籍,并就葵艺的创新发展、市场推广、教育融合等议题展开座谈。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出席会议,介绍我区人才政策,鼓励广科院学子到新会就业创业。下午,调研组走访了余惠云葵艺工作室,实地观摩葵扇编织、烙画等核心技艺,师生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与温度。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理论实践并重

       7月8日,调研活动聚焦技能体验。广科院师生在新会技师学院系统学习葵艺历史、原料加工、制作流程等理论知识,并在传承人指导下体验葵扇制作。“看似简单的葵扇,从采葵到制成工艺品,竟需要近20道工序!”参与体验的学生感慨道,“每一件葵艺作品都是时间与匠心的沉淀。”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探寻文化地标

       7月9日,调研组探寻新会文化地标,实地参观新会劳动大学和梁启超故居,考察“非遗+”融合发展路径。在劳动大学,回顾周恩来总理深入基层调研的生动场景,铭记总理对年轻一代的深情鼓励和殷切期望;在梁启超故居,体悟近代思想家的革新理念,探讨葵艺文创产品与名人文化的融合可能。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葵艺反哺教学

       7月10-11日,广科院调研组赴珠海市斗门区鹤洲社区零里驿站、珠海市金湾区双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葵艺作品制作体验”反哺教学活动。通过葵艺历史讲解、开展简易葵艺制作教学,让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感受传统工艺魅力。新会区人社局第一时间整理葵艺相关资料,为传承活动提供支持。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构建保障体系

        新会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会区已搭建起“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非遗传承保障体系。在政策层面,出台《新会区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艺传承、技能攻关等方面的作用,支持高技能领军人才申报江门市企业首席技师、“侨都工匠”等项目认定评审,支持用人单位依托高技能领军人才申报江门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产教融合方面,推动新会技师学院设置工艺美术专业,开设葵艺品制作、地方特色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木艺与家具制作等主干课程,并与新会区会城葵乡传统工艺品经营中心、江门市新会区葵博园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江门市卢艺家具有限公司、江海区梁氏木雕工艺文化馆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共同构建实训基地、联合研发课程体系、安排学生实习与就业等,培养非遗技能人才。推动新会技师学院联合新会区融媒体中心、区内企业,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录制美食节目《新会一味》,推动陈皮文化传承。在展示推广上,举办《一味陈皮 四季家宴》《葵艺学》新书发布暨非遗传承活动,传承新会陈皮文化和葵艺非遗技艺;在“百万英才汇南粤”大型招聘会现场,新会技师学院非遗葵艺展区以“以扇为舟,载梦远行”为主题,向公众展示传统技艺的现代新生与技工教育赋能非遗传承的丰硕成果;在第三届中国侨都(江门)咖啡节中,新会技师学院积极推动非遗融合,将唐子与陈皮、咖啡创新融合,携陈皮风味非遗唐子亮相侨都咖啡节;举办“新会技师学院第十二届景堂图书馆师生作品展”,展出作品200余件,涉及陈皮工艺、葵艺、古典家具制作等我区非遗艺术。

        区人社局将以此次调研活动为契机,深度探索非遗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让新会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