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有效、合理地控制项目投资,自江门大道交通疏解工程2018年12月7日初次送审以来,江门市新会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坚持依法依规评审,面对初次送审方案不合理而导致造价虚高、需要调整预算与重新送审等问题,以国家规范、规定和计算标准为依据,通过从四方面创新评审模式,妥善解决疑异问题,精准计算工程造价,合理节约财政资金,切实把好财政投资项目投入资金“预算关”。
一、采取项目资料突击审查。经与建设单位、总包项目部协商同意,突击抽查各标段项目部施工用料台账、混凝土出料单、施工围挡发票、采购合同等原始资料,利用施工用料台账复核送审工程量、送审图纸是否合理,确保送审资料真实可靠。
二、运用科技手段辅助评审。面对工程送审时交通疏解工程已拆除、工程量无法核实、送审图纸及预算造价虚高的问题,灵活运用互联网科技手段,将图纸和施工期间的道路实景地图、卫星图历史影像资料反复对比,发现送审存在多处方案不合理或与实际完成不符的情况,合理压缩造价数千万元。
三、深入项目现场走访调研。多次会同建设单位、总包项目部、相关标段施工单位、第三方评审机构等有关单位现场踏勘,着重理清对交通疏解造价影响极大的主体施工顺序,结合施工日志核实送审方案与实际施工顺序是否对应,走访沿线商户、工厂等了解现场交通疏解实施情况与送审是否相符,以此判断方案合理性和了解实际实施情况。
四、积极沟通协调项目各方。在评审过程中及时沟通、解决有关设计和预算编制问题,及时跟踪过程进展情况,实事求是、恪守职业操守,核减该核减的部分,调增该调增的部分,召集各单位召开评审协调会十余次,协调确定工程量计算原则、清单单价确定原则、交通疏解工程范围等数十项事项,保证工程评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