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袭击新会,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拉开序幕,新会区财政局7名同志组成的“七人财政抗疫先锋队”,第一时间投身到梅江疫情防控阻击战,用汗水和坚守筑起了一道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坚固防线,书写了财政人闻令而动、尽锐出战的使命担当。
叶伟民:敢为人先、事必躬亲的“指挥官”
“让我去”,人群中传出一句坚毅的声音。他是区财政局驻梅江抗疫先锋队队长叶伟民,面对此次突发疫情,在接到组织号召,党员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没有丝毫犹豫,火速奔赴到抗疫第一线梅江村驻守。他不顾风险,主动请缨进入高风险区逐户上门摸查,排查居民基本信息和核酸检测情况,登记群众特殊需求,不漏一户一人;在通宵搬运围栏后,只是短暂的休息,又早早顶着烈日继续搬运物资进村,“这些物资是群众的生命保障,尽快将物资运送到群众的手里,他们才不慌”,他来不及擦掉满头的汗水又继续搬起了矿泉水。作为 “七人财政抗疫先锋队”的“指挥官”,他用责任和担当凝聚起一股强大战疫力量,为梅江村的疫情管控和物资保障贡献财政力量。
莫华智:人称巧手的“莫师傅”
工作时,他是阿公阿婆口中亲切随和的“靓仔义工”,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安抚群众不安情绪,及时反映群众诉求和需要。休息时,因临时驻点冲凉房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工作人员洗浴需求,而抗疫工作人员白天头顶烈日,脚踏酷暑,加上外套防护服,一天工作后已闷热难耐急需马上洗澡。莫华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洗澡难”问题,他立马化身“莫师傅”,发挥其水电工师傅的专长,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干起来,只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就完成了四个洗手间的改造优化和四个简易冲凉房的安装使用,为驻守梅江村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解决了一大难题—搭建临时冲凉房,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实现了“洗澡自由”。
彭鸿程:坚守关卡的守夜“哨兵”
9月10日,中秋节,月圆。“爸、妈,我一切都好,月饼也吃过了”,家在千里之外的彭鸿程在中秋夜给爸妈打去电话,怕父母担心只字不提防疫的事。95后团员彭鸿程在我区疫情暴发后,毅然取消回江西老家陪父母过中秋的计划,“两年没回去过中秋,本来想给他们一个惊喜,但是守住万家灯火,才是真正的团圆”,打完电话,他便娴熟地穿好了防护服,化身封控路口的“哨兵”,开始了新的一晚的“守夜”工作。夜晚寂静无声,最容易让人松懈,而他深知,越是这时候就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坚守封控路口,严把进出关卡,全力以赴守好这道设在疫情前线的群众“安全线”。
吴学甫:入职一天的年轻抗“疫”战士
吴学甫是此次“七人财政抗疫先锋队”中最年轻的一员,仅仅入职1天的他就义无反顾地参加梅江村的防疫工作。从一开始像无头苍蝇“摸不着头脑”,到现在紧跟节奏,测温、扫描、密切关注和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劝导群众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等工作已非常熟练。抗“疫”一线的工作,让他褪去生涩,迅速成长。“在这段梅江村的封闭防疫时间里,我仿佛又回到了以往学生生涯的军训时光,条件虽苦,却磨炼心性。在一次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中我感受到作为人民公仆的分量,成为一名抗“疫”战士让我觉得很光荣”。工作之余,他主动做起了贴心小管家,给组内工作人员派发物资、提醒核酸检测,还“承包”了宿舍的清洁工作,及时倾倒垃圾,做好宿舍消毒防护。
全体战斗在梅江村一线的财政人:同心抗疫、众志成城
叶伟民、莫华智、彭鸿程、吴学甫,他们是财政系统抗疫精神的缩影,财政系统还有很多个这样的抗疫英雄,他们有主动值守夜班的吕钧豪,有放弃休息时间的黄嘉明,还有战疫“老兵”林景旋,他们在新会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与新会区全体抗疫人员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