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06-12
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见行见效,江门市新会区财政局立足财政职能,从凝聚工作合力、增强资金保障、强化要素支撑、优化资金效能四方面精准发力,为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保驾护航。
一、建章立制,凝聚工作合力 。成立区财政局“百千万工程”工作专班,并制定专班会议制度、临时抽调制度、文件分办和分工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围绕新会区“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成立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要素保障专班。充分发挥要素保障专班功能作用,围绕“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积极做好要素保障专班的组织领导、协调指挥和督促落实等工作,集聚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全力支持做好重点要素保障工作。
二、统筹整合,夯实资金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投入长效机制,重点保障“百千万工程”资金需求,落实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农业农村支出,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2023年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由2022年的25%提升至35%。二是花大力气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用好省财政直达资金,统筹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金,2023年计划投入不少于30亿元用于推进“百千万工程”。三是注重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引导社会和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
三、强化支撑,增强要素保障。以主动作为、竞相发展为导向,建立财政收入组织工作激励鞭策机制,激励支持增收成效明显镇街单位再接再厉,提醒督促相对落后的镇街单位奋勇争先,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强化对“百千万工程”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支撑。同时,以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通过分类施策差异化实施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区镇和产业园收益共享机制,增强镇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四、提升效能,优化资金效益。一是“抓绩效”。加强“百千万工程”项目绩效管理,指导单位制定项目绩效目标和量化绩效指标,加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绩效管理,并将事前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资金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强应用”。聚焦增强数字化应用管理,以数字财政为核心载体,以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为路径,强化“百千万工程”资金全流程链条管理。“链”通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类财政经济业务应用场景,精准实现项目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协调同步,以大数据微观分析加强可用财力和项目资金需求的宏观管理,深层次推动项目资金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