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财政局 > 工作动态
新会财政“三突出”下沉资金要素 全方位护航“百千万工程”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7-09

    为进一步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新会区财政局坚持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强镇富民兴村“十大行动”,全面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加快推动财力下沉,引导资金要素向基层倾斜,不断补齐县镇村发展短板,为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提供坚实支撑。

    一、突出财权下移,全面激活镇级发展动能。进一步理顺区、镇两级事权与财权,制定新一轮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分类施策差异化实施财政管理体制,提升财政体制激励镇级发展经济动力。一是强化镇级财政统筹能力。不再统筹镇级土地收益,将征拆、收储成本由镇(街、区)投入的一般地块土地出让净收益全部归镇级财政。二是助推区镇融合发展。设立扶持区镇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池”,在工业园区、属地镇(街、区)的工业用地出让净收益中计提10%纳入资金池,用于补助区镇共建共享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夯实区镇融合发展基础。三是大力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实施工业园区封闭式运行管理,将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产生的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园区分成收益原则上全额计入联合管委会,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二、突出财力下沉,全力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坚持“头号工程,头等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全年计划推动专项债、上级补助、省市涉农资金等资金超52亿元,为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城镇提能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是加快推进典型镇、村培育。高质量建好首批省级“1镇8村”和市级“3镇20村”典型镇村,重点打造崖门省级典型镇培育。深入推进沿江门大道东西两翼、深中通道两侧打造4条区级“百千万工程”示范带,以及各镇(街)建设镇级“百千万工程”示范带,以点带面引领全区城镇面貌整体提升。二是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安排科技专项扶持资金3亿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基蓄力。落实技术改造相关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加快突破基础产品、核心技术等短板,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定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重点扶持新能源企业,激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开发节能环保型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助推新质生产力在能源维度的拓展。三是全面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投入2600万元,抓紧抓实农村厕所、垃圾污水处理和“六乱”“三线”整治,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四是厚植绿美新会底色。深入实施绿美新会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实现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年内全区新种树木不少于100万株,完成林分优化5300亩,完成封山育林8000亩,治理历史遗留矿山56公顷,增厚高质量发展“绿色家底”。

    三、突出要素协同,精准赋能“百千万工程”。做好要素赋能文章,破解资源配置难题。一是政策赋能。研究制定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从建立健全镇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实施分类别、差异化财政激励政策、强化重点任务保障、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能5方面形成22条具体支持措施。制定《新会区“百千万工程”财政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强化“百千万工程”财政支持资金全流程管理,持续释放政策效能护航“百千万工程”。二是改革赋能。实施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安排2200万元专项扶持发展资金,以股权投资形式扶持强村公司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通过项目建设,以投带引、以投促招,引导乡村共富体、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农业农村,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是金融赋能。强化财政金融协同支持“百千万工程”,推动政银企深入合作,实现金融资源下沉镇村,设立新会区“百千万工程”扶持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贷款贴息资金,全年贷款贴息项目不少于20个。引导金融机构向镇村优势产业、优质项目集聚,形成“陈皮贷”“柑树贷”“葵乡惠农贷”等特色金融服务产品,力争2024年撬动贷款金额4亿元,有效破解镇、村融资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