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新会财政深耕绩效“责任田” 推动镇级绩效管理“出新出彩”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4-11

    为纵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新会区财政局创新构建“全链条、差异化、智能化”监管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和分级管控,推动镇级绩效管理“出新出彩”。

    一、顶层设计+分类施策,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出台《新会区财政局预算和绩效一体化内部工作规程》《新会区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建立以绩效目标管理为核心、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为架构的“1+3”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同时,通过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送课上门、线上点对点交流、专家辅导等多种方式强化绩效工作培训,指导各镇街差异化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取得成效,形成大鳌镇“联审专班+进度督导”、圭峰会城“采购内控+分级评估”、大泽镇“事前审批制”等特色绩效管理模式,崖门镇“财政监管嵌入招标决策”、古井镇“财政前置咨询”等创新做法。

    二、机制创新+流程再造,提升财政监管效能。大鳌镇创新建立“专班+例会”推进机制,组建跨部门联审专班,由镇财政牵头对重点项目进行统筹梳理和分析研判,加强对项目的资金监管,2025年入库项目合规率达100%,否决2个低效项目,调减资金52万元;银湖湾滨海新区(区工业园区)联合管理委员会立足财政职能强化项目内控流程,通过构建“双专班”监管体系实现关键突破,组建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统筹项目预算编制、资金拨付与绩效评价,成立内控督查专班,对项目立项审批、招标采购、建设验收等环节实施穿透式监管。

    三、关口前移+分级管控,筑牢资金安全防线。着力强化事前绩效管理,指导各镇街将预算绩效审核关口前移,建立分级审批机制,在资金源头“截流”,在项目入库前“把关”,持续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圭峰会城明确100万以上项目需通过“党政联席会审+第三方评估”,2024年圭峰会城对6个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申请金额2653万元,核定金额1920万元,压减率达27.6%;古井镇形成“备案核查+财政审批”的管理模式,明确3万元-10万元的建设工程项目验收后存档报备,1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需进行发包审批,并经镇财政所审批。2024年审批10万元以上工程发包10项,审批金额55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