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新会区财政局以“四新”赋能 推动绩效管理跑出“加速度”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9-18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财政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迈进,新会区财政局在绩效管理领域积极创新,以“新办法”“新方法”“新口径”“新措施”为抓手,全面构建财政绩效管理新格局,推动绩效管理跑出“加速度”。

    一、以“新办法”完善制度框架,绘制绩效管理“新地图”。强化绩效评价的顶层设计,修订并出台《新会区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分类别、分层次的绩效评价框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规范操作流程、优化指标体系,实现对不同领域、不同性质资金的精准评价,为全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清晰的制度指引。

    二、以“新方法”强化成本效益,探索绩效评价“新路径”。在传统绩效评价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引入成本绩效分析方法,为绩效评价工作开辟“新路径”。制定《新会区本级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印发《成本预算绩效分析试点工作指引》,聚焦“投入—产出—效益”全链条分析,加强对项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多维评价,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政策实施效能,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绩效目标。

    三、以“新口径”拓展评价范围,推动绩效管理“新突破”。为全面、深入地掌握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持续拓展绩效评价的覆盖广度与深度,将政府专项债项目、“百千万工程”相关资金、镇街财政运行等各类资金全面纳入绩效管理范围,推动绩效管理扩面提质,特别在镇街绩效评价方面,逐步构建起符合基层实际的评价模式,推动下移绩效管理重心,实现镇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全覆盖,有效提升资金使用终端效益。

    四、以“新措施”强化结果应用,实现绩效管理“新作为”。着力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约束力和导向性,建立健全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单位考核“三挂钩”机制。对绩效优良的项目和部门优先保障资金,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并逐步推进绩效信息向社会公开,增强问责刚性,形成“评价—反馈—整改—提升”的管理闭环,推动绩效管理真正从“软约束”走向“硬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