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江门大道东甲立交至三江段实现通车,连接去年通车的五邑路至东甲立交段,五邑路至三江段(除江门站下穿1.4公里段外)全线贯通。大家十分关心的银鹭立交、茶坑隧道都属于该段的关键性工程,12月31日均同步通车。
五邑路至三江段(除江门站下穿1.4公里段外)全线贯通将有力助推新会区南北向交通大动脉的形成,有效减轻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意味着新会区在打开通往广佛都市圈的快速黄金通道上又迈进一大步。
江门大道东甲立交至三江段起点于东甲立交,经江门站至银鹭立交后,通过茶坑隧道并入金门公路,终点在三江新中公路路口,全长约10.5公里。主道采用双向8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80km/h;辅道为城市次干道,采用双向4车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主辅道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银鹭立交与茶坑隧道是重点控制性工程。
银鹭立交是江门大道的一座特大桥,其中主道桥长约1.2公里,通过匝道桥通向三江和双水两个方向。由于银鹭立交主道桥上跨江湛铁路,同时辅道又穿铁路,项目交叉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参建各单位积极联动,多方面沟通协调,合力推进工程顺利完成。
茶坑隧道是江门大道新会段另外一座下穿隧道,全长560米,主道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施工难度为江门大道所有隧道工程之最。为了确保基坑整体安全,施工单位开挖一段封底一段,同时根据进度调配人力、物力及设备,成功克服技术难关,顺利按时完成隧道施工,还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茶坑隧道的贯通,解决了江门大道与附近省道、县道、村道相交集的问题,确保江门大道的畅通。
江门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茶坑隧道的建设背后还有十分暖心的故事:“为了保护茶坑这条古村不受江门大道影响,政府在江门大道茶坑这一段的建设多投入了很多钱,感谢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近日,茶坑村委会主任梁栋源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说起这件事情,他十分激动。
“多花了约1亿元。”作为施工方,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江门大道新会总包部总工李文彪对项目建设情况更为清楚,“一开始江门大道茶坑这一段的设计是高架桥,并不是隧道,这两者的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完全不同,如果按照原先高架桥的方案施工,预计最多一年就可以完工,但茶坑隧道的建设,用时超过了两年”。
李文彪表示,和高架桥相比,隧道的施工难度更高,茶坑隧道采用全断面明挖法施工,基坑深度最深处达15.7米,属于一级安全风险源,“隧道施工过程中,止水、基坑的开挖和支护都是难点,新会雨量充沛、地表积水多,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所以施工的费用也更高”。
“新会区委、区政府放弃高架桥的方案,宁愿多花钱选择建设隧道,就是为了保护茶坑村的原有面貌。”梁栋源介绍,如果采用高架桥的方案,建成后高架桥刚好在茶坑的牌坊上转弯,横跨在茶坑村上,将大大改变茶坑村原有的面貌,“茶坑村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梁启超故居,还于2015年获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是新会的一张文化名片,因此,新会区委、区政府最终决定要优先保护茶坑村的原有面貌。”
梁栋源解释,采用隧道的方案,不仅保护了茶坑村的原貌,而且隧道于茶坑村之间的空地还可以种植绿化、建设小公园,可以进一步优化茶坑村的村容村貌,“目前,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茶坑村的升级改造工程也正在有序推进”。
转载自:新会发布
记者:江门日报新会站 林润开
运营:江门日报新会站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