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教育局 > 工作动态
“双减”政策落地百日,为新会答卷点赞!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11-30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文发布。“双减”政策实施逾百日,新会是否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生开心,优化作业轻负担

      一道作业题,关系千万家。作业负担过重是人民群众反响较强烈的问题。“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新会学生的作业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作业多“花样”,学生更舒畅

      “花样”作业减量提质。新会区共有10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1所特殊学校)已落实作业减负工作。实施“一校一案”,百所学校百花齐放,开展体现学校特点的“特色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从“大盘菜”到“自助餐”,出现了符合学生特点的“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

作业不加倍,学生不喊累

      作业减负措施有力。各所学校通过建立“快乐节假日”制度,落实周末和重大节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快乐放假。校内成立课程设置工作小组,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强化作业“质”与“量”的过程性监控,从作业监控、分层布置、作业批改评价等方面细化作业减负流程。学校还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各学科作业量情况进行摸查,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进行调整。

      如何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是给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出的一道“作业题”。“乱云飞渡仍从容”,我们要继续认真作答,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

教师用心,课后服务提质量

      “孩子放学了,家长还没下班,怎么办?”“中午无暇接送,孩子总在外面吃饭,食品安全令人忧心!”……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破解民生难题,践行教育初心,今年秋季学期起我区中小学校全面铺开校内课后服务,老师们用心参与“官方带娃”……

“食堂”+“配餐”,学生吃得好

      在学校用餐更放心。新会区中小学校实行“学校食堂”供餐或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供餐机构”配餐,倡导营养均衡、膳食平衡,根据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放心午餐。实行食堂就餐的学校,午饭时间,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有序到学校饭堂就餐。实行配餐的学校,餐前,老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或玩游戏,放松心情;餐时,老师陪同学生开心用餐,实行“光盘行动”;餐后,老师带领学生收拾饭盒,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午休能平躺,学生睡得香

      在学校午休更安心。“中午不够睡,下午有点累”,部分学校暂时没有睡室,为了让学生休息得更好,老师们各出妙招。一是“课室变睡室”,老师们把课室的课桌拼凑成“大床”,一部分同学睡在“课桌床”上;另一部分同学睡在防潮垫上。二是“体育馆变睡室”,体育馆华丽“变身”,换上了新的窗帘,装上了空调,秒变干净透气的“大寝室”。学生午睡用的防潮垫和场室每周消毒一次,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晚托活动多,学生玩得乐

      在学校晚托更开心。“5+2”学校每周提供5天课后服务,每天不少于2小时。“1+N”1是基本托管,教师为学生答疑辅导,力争让小学生“没有作业跟回家”,初中生“少量作业带回家”;N是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普、人文社团活动。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施展十八般武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2021年起,新会区总计投入约800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课后服务配套设施设备提升项目建设,经费分两年平均投入。我们相信,学生的课后服务环境会越来越好。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新会人民教师用实际行动认真回答着课后服务这道“新命题”。

家长舒心,机构治理够力度

      “成绩短期100%提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校外培训机构宣传标语四处泛滥,贩卖焦虑。虚假宣传包装“名师”,教育质量堪忧;机构卷款跑路,家长退费艰难……校外培训机构泛滥生长,引发乱象。决心整治……

宣传力度强,反映渠道通

      宣传监督成为常态。针对培训机构乱象,我区着重对教职员工、家长、校外培训机构等群体的宣传引导,采取发放倡议书、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座谈会,集中学习、上门走访,主流媒体发布宣传信息等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传贯彻,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发现违规培训?培训退款难?……家长不用担心,可以拨打监督举报电话或者发送邮件进行反映。我区早已通过媒体公布“双减”工作监督举报方式和部门业务咨询电话,反映问题和意见的渠道非常畅通。

监管有实招,治理出成效

      治理疏堵效果良好。我区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印发相应的规范和指引,规范培训内容,建立常态监督机制。我区对学生预交培训资金实行监管制度,且一次性预收费跨度不能超过3个月或超过60课时的费用;周一至周五学科类培训(含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间线下不得晚于20:30,线上不得晚于21:00,周六日、节假日、寒暑假不得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我区多个职能部门联合组建了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治工作专班,针对校外培训发展无序、超纲教学、收费混乱、虚假宣传、安全隐患等乱象,重锤整治,已整顿、关停一批不合规的机构。

      目前,我区已压减机构20家,压减比例达66.7%,超出省平均压减比例。“咬定青山不放松”,下一步,我区将把培训收费标准纳入政府指导价,全面推行白名单制度,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和治理敢于“亮剑”,久久为功。

      从校内课后服务提质到校外机构治理有效,校内校外两翼并进,新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教育生态不断向阳处生长!千淘万漉虽辛劳,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期待新会教育交出一份又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微信图片_2021113015590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