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我区召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课后服务“提质工程”现场推进会,聚焦午餐、午托等专项服务,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推广优秀典型经验做法。
据了解,今年秋季学期起,我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铺开校内课后服务,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午餐、午托和晚托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目前,全区根据省市要求必须开展课后服务的92所义务教育学校中,参与课后服务学生约6.7万人,参与率约为84%。
在接下来的课后服务工作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进一步创新形式,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指导,多思考课后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多关注教师服务过程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多了解家长的诉求和建议,促进家校沟通;做到把握重点,精准发力,把校内课后服务和落实“五育”并举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盘活起来,把教师和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好。
新会东区学校
采取配餐方式供餐,从配送到餐桌流程层层把关。每周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进行陪餐,筑牢食品安全关。每周菜单提前公布,保证摄入营养充分,荤素搭配合理,全力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
配套49间学生睡室,安装空调、排气设施、配备窗帘、鞋架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双水小冈初级中学
开展的午托分为午餐、自主学习、午休三个环节。午休设男女各6个(共12个)睡室,男女按级分开用瑜伽垫午睡,全校基本实现“躺着睡”。下一步,该校计划逐步购置睡床,改善午睡条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晚托分为自主学习、大课间两个环节,大课间有足球、跳绳、跑步、跳远、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等丰富的体育项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
新会文华小学
由学校领导、工会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第三方机构引入评审小组按程序引入供餐企业,供餐公司针对学校及家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切实保障学生在校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
学校安排专责后勤人员管理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每个班级都有老师在班级内进行管理,值日行政、老师到各楼层进行巡值管理,确保学校就餐秩序及课间纪律井然有序。学校每周安排2名家长到班级陪餐及监督学校午托管理工作。
会城创新初级中学
借午休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购买1700多册经典名著等课外书籍,合理分配到各个班级的图书角,供学生借阅。 以生为本,午休实现“平躺睡”,利用课室改造为午休睡室,实现全校近1000多名学生的“平躺睡”。下一步,将在每间课室增设一个大型的储物柜,可放置学生的枕头、被子和瑜伽垫,让学生的生活用品放置更整齐、更卫生。 会城中心小学 统筹各校校内课后服务设备摸底调研、经费安排、设施采购、供餐指引、建章立制、经费开支、管理监督等工作,实现“三个确保”:确保所有中小学课室、睡室空调设备全覆盖;确保所有没有睡室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硬件配套基本一致;确保所有中小学课后服务设备如期正常运行。 目前,会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2所,学生40092人,参与午托的学生24323人,参与基础晚托学生32526人,所有学校顺利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学生、家长、教师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