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教育局 > 工作动态
新会加强产教精准对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企业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2-07-07

      区教育局围绕市委“1+6+3”工作部署,聚焦“一园三中心”建设,大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先进实践区的新格局,加强产教精准对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我市各类企业,取得显著成效。

产教精准对接

      崔杰维是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轨道交通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去年8月,他来到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实习,主要负责导轨副零部件安装。在同事的悉心调教下,崔杰维已经十分熟悉车间操作,工作表现得到企业的肯定,实现“毕业即就业”。

      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崔杰维:“在学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我,这里有专业的师傅指导我,很快就上手了,跟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毕业就可以马上就业。”

      在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像崔杰维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校方表示,他们会根据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优化课程、调整师资,更好地服务企业,实现产教精准对接。

      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蒋原伟:“学生到了企业之后,我们的师资团队和老师也会进入企业,结合企业的需求共同开发课程,把企业的专业知识融进课程教学,让学生可以到工作岗位上实习。”

      据统计,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近两年为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提供实习生约150人,签订就业协议超过20人,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也备受好评。

      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徐亦舟:“学校有机电一体化专业,对于我们智能制造企业是非常对口的。这一两年来,我们与学校已经形成深度的校企合作,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熟悉岗位,了解企业文化,能够做到毕业即就业。”

职业教育服务企业

      除了产教精准对接外,近年来,我区不断拓宽职业教育服务企业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学校与企业建立现代学徒制,进一步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记者了解到,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按照“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的需要,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即插即用”熟练技术型人才,学校与江门市大长江(豪爵)集团有限公司、海信物流等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办学、双课堂育人,促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

      这一教学模式,在2020年企业复工复产初期起到了“奇效”。当时,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很多外市员工未能返岗,区教育局得知后,马上通知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迅速组织学生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解决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生产部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宋传林:“学生一到企业就可以上岗直接到位,这对我们的复工复产起到关键性作用。”

      近三年来,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共接收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实习生350人。同学们认真按照岗位要求,规范做好物料配送、机器操作、产品装配、空调机检测、产品老化试验等工作,获得企业点赞。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生产部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宋传林:“作为企业方,我们也会加大力度,对学校给予支持,校企合作共建,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新会职业教育立足本地,深化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现项目攻关,共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蒋原伟:“我们学校要服务好地方经济,为企业提供更多合适的人才。”

      除了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我区还多措并举服务企业、支持企业,积极为企业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绿色通道,让他们安心在新会工作。据统计,2021年以来,我区先后为100名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对港澳居民子女来我区接受义务教育实行“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政策,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子女入学提供便利。

微信图片_202207071454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