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12-02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交流活动于11月29日至30日在江门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中小学校长、高校专家、教研机构代表等近500人参加,共同探讨湾区教育创新的愿景与未来。
活动以“建设教育强国:湾区学校创新在行动”为主题,旨在通过主旨演讲与主题沙龙的形式,推动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13位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中小学校长以及高校专家学者围绕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高质量教材体系、教师协同培养模式、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各自的探索成果与实践经验。
来自深圳、佛山、东莞、香港、澳门5地的专家还以“当好建设教育强国的‘答卷人’”为主题,就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实施、姊妹学校在创新教师培养模式中的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素养目标落实、区域教育发展助力强国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干货满满,让他们受益匪浅。
澳门教业中学校长贺诚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基因,学校教育要将其滋养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力量。他认为,两地姊妹学校的合作交流对于湾区下一代共生共荣、共成共发展将带来长远的影响。
香港博爱医院八十周年邓英喜中学校长李慧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她认识了很多来自港澳以及大湾区其他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学到了很多新思维和好做法,感觉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
建设世界一流湾区,需要一流的湾区教育作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交流活动自2018年起,已成功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举办六届,先后围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小学”“数字化时代:大湾区中小学智慧教育与协调发展”等主题展开研讨,成为推进大湾区教育融合的品牌活动。今年在江门举办的第七届,以“建设教育强国:湾区学校创新在行动”为主题。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长、教师,通过这个平台增强教育交流合作,进一步凝心聚力,不断探索适合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新场景、新生态,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迈上新台阶提供智力支撑。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合会主席黄锦良表示,大湾区不仅是经济的引擎,更应是教育创新的实验田。通过交流平台,能够促进大湾区9+2城市中教师之间的高质量交流,大家能够激发思维,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他希望在大湾区的共同努力下,携手共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