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乡村社工】“双百社工”施仁爱 基层沃土培新花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0-11-24

  广东省民政厅开展“双百计划”,从2017年起分两批建设407个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每个社工服务站配备3~8名社工,由乡镇(街道)直接聘用、省统一督导。社工立足乡镇(街道)、深入村(居),为有需要的居民、家庭、社区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按照省民政厅“双百计划”统一部署,2019年7月,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宣告成立,并以墟镇社区为中心,服务辐射全街道。

  墟镇是一个有着49年历史、面积达4平方公里的老社区,常住人口1万多,包含三个“多”:老年人多,80岁以上老人316名;残疾人多,达137名;低保对象多,共15户(多数为因病致贫),此外还有普惠儿童5名,低收入家庭2户,特困人员2名。地域广阔分散,服务对象众多,任务繁重、专职人员与专业能力双缺乏等问题一直让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新明重担压肩,工作分身乏术。随着3名既有活力、又有能力的“双百社工”进驻社区,徐书记喜出望外。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成立社工服务站,有专业社工参与,不仅能够减轻社区工作负担,而且更加细致了解民政对象的情况和需求,服务更加精准到位,效果更加显著,这就是‘双百社工’的特色所在。”当问及“双百社工”情况,外海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陈锡鹏这样说。

  一股清泉

  激活民政服务一池春水

  政府重视,协调管理。“双百计划”已开展了三年,在各级民政部门的统领及部署下,外海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于2019年7月正式成立,外海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兼任站长,具体工作由外海街道社会事务办负责,站点设在墟镇社区,3名年轻有为并受过专业培训的社工进驻。对此,外海街道及墟镇社区积极响应,按照省民政厅“双百计划”的要求,在区民政部门指导下落实好各项安置工作,组织部门落实人员工资待遇;墟镇社区安排好办公场地,快速配备基础办公设备,并为入驻社工妥善安排起居生活,免去他们开展工作的后顾之忧;在社区门口悬挂 “外海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牌匾,协助社贴“双百计划”的上墙资料等,街道和社区全力在人、财、物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共享资源,齐抓共赢。“双百社工”的参与,使社区民政服务如虎添翼。为确保工作成效,墟镇社区研究改进工作方法,采取“民政干部+治安员+社工”的方式组成了社工服务行动小队,落实走访服务对象了解情况,陪同社工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服务每一位居民。社工们通过走访交谈,熟悉社区,了解民情,记录情况,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识别服务对象及需求,制定服务个案计划方案。一次次深入大街小巷,在墟镇社区协助下,“双百社工”熟悉了墟镇社区的情况,并手绘外海街道资源分布图、村(居)分布图、墟镇社区主要服务路线图等,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分别张贴上墙,务求以“挂图作战”的方式让民政服务更加到位。

  一个个案例

  彰显专业与精准

  如果说,街道和社区是肥沃土壤,那么,通过近一年的开展工作,“双百社工”收获了一筐筐丰硕成果。

  恒心服务显本色,于细微处见真情。低保独居高龄老人康叔,患有高血压、痛风关节炎等老年病多年。疫情防控期间,康叔的血压曾一度飙升到189/94,血压偏高,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社工与社区民政干部入户了解情况后紧急拨打120,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将康叔送到医院救治。康叔出院后,社工与墟镇社区民政干部多次入户关注他的身体情况,让他十分感动。

  关怀烈属亲如故,耐心劝解去隐患。独居高龄的喜姑,子女不在身边,不但是墟镇社区为数不多的烈属,更是社区重点关怀的服务对象。社工在入户探访中发现喜姑家中杂物乱堆放,通道狭窄,屋内光线昏暗,空气不流通,卫生情况堪忧,消防安全隐患大。社工、墟镇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开导喜姑,最后她同意改善居住环境,清理后的垃圾由货运环卫垃圾车分两次运走。通过本次家居清洁行动,为喜姑营造了一个健康安全的家。

  紧急介入危机中,抗疫救人美名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结合“点线面”多位一体服务网络,秉持弱势优先原则,外海街道“双百社工”以人为本、优先关注社区中的困难群体,发挥多方沟通、链接资源、心理支持等专业技巧,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防疫宣传走访中,社工精准识别到墟镇社区低保民政对象残疾人小汤有紧急就医、医护照料和心理支持需求,但医院床位少、医护人员短缺,社工积极与区民政局、区残联、街道办、社区以及医院多方联动沟通,成功协助小汤入院治疗。后期社工还积极与医院沟通衔接,链接医务社工协调解决小汤住院订餐问题,为小汤寻求住院陪护服务,减轻其年迈多病的外婆的负担;与此同时,及时链接临时救助、街道慈善会等资源,解决了小汤住院费、陪护费和住院餐费等问题。

  目前,通过定期走访,社工站已建立和制定了20名重点服务对象的个人服务档案,包括情绪疏导、监测血糖血压、长者陪伴服务、链接资源、对接民政政策等;持续跟进服务70户民政对象家庭与边缘家庭。为患慢性病、重大疾病的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针对行动不便、社会支持薄弱的人群提供陪诊服务。以“三同”模式建立的信任关系,使社工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中;以家庭为视角,找准对象、辨准需求、精准施策,从而开展个案服务,实现“双百社工”服务正常开展。

  一个个特色项目

  织牢一张张服务网

  社工服务站汲取了墟镇社区激发社会组织新活力,以党建引领保护与传承外海传统文化的治理创新方法,开展龙溪文化展示与传承的社区治理活动,挖掘外海街道的文化资源,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传播媒介全力传播外海文化,深耕项目,用本土的文化去影响居民,让居民认同自身文化,凝聚社区归属感。外海社工站还协助街道开展各类民政工作,如低保核查、特困人员核查、复退军人信息录入、救灾应急等,并通过社区党支部主题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专业服务,满足了群众多样化需求,扩大了民政工作外延。

  社工服务站的建立,加强了基层民政力量,延伸了民政工作臂力,“双百社工”的进驻不仅成为党和政府的有力助手,还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激发了居民的能力,搭建了彼此互助的社会支持网络,让社会福利服务这张网织得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