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民政局 > 工作动态
学好党史必修课 履职尽责惠民生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05-06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民政局党员把学习党史作为终身的必修课,认真学习、深刻感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履职尽责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谱写民政事业的新篇章。

  一、坚持初心使命,树牢“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人民二字力重千钧。无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抑或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不体现党的一代代领导集体浓厚而强烈的为民情怀。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区民政局党员通过专题研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处在为民解困、为民谋利、为民服务的最前沿”的职责定位,坚守“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实干担当践行为民许下的诺言,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布置,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区民政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从最困难群众入手、从最突出问题抓起,切实履行民政保障职能,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在兜底保障方面,做好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养老服务方面,推动居家养老助残“平安通”项目扩面,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在基层治理方面,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到2021年6月底前全区11个镇(街)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站,到2021年底前分片合理设置部分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点,至少辐射全区45%村(居),到2022年底前全区村(居)建成社工点,实现全区社工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另外,结合“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实践活动,由区民政局牵头征集梳理一批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群众热切希望解决的“民生微实事”项目。首批惠民小项目52个,涉及关心关爱群众、提升居住质量、完善公共设施、体现人文关怀四大类项目,涉及资金469万元,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民政工作“五大体系”建设

  当前民政工作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工作职责越来越重,二是政治敏感度越来越高,三是社会关联度越来越强,四是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民政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还是“保障民生、为民解困”,区民政局将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与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结合起来,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年度中心任务和民政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使党史学习教育成为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提高治理能力、增进人民福祉的动力源,凝聚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更好服务中心大局。

  继续做好“十大民生实事”中涉及民政领域的项目,落实兜底保障自然增长机制,逐年提高低保家庭、特困人员保障水平,统一集中供养孤儿、分散供养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并在今年1月已完成孤儿基本生活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工作。

  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紧围绕各类民政服务对象对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需求和诉求,确保“十四五”民政事业开好局、起好步一是加强民生兜底保障。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急难救助为辅助,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梯度救助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落实住宅小区养老设施配建标准;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鼓励开展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两院合一”推进医养融合;持续提升智慧康养服务水平,与家庭病床等医疗服务融合发展。三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以党建为引领、城乡社区为载体、社会组织为纽带、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人才为骨干、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核四社”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机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持续以“转观念、抓作风、明目标、强责任、防风险、促落实”为主线,以“专、精、细、实”为标准,完善民政领域“五大工作体系”,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贡献侨乡民政力量。一是进一步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社会救助制度在扶持标准、对象认定、政策配套、动态管理等方面加强与扶贫减贫政策的对接。做好民政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加快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推进敬老院软硬件升级改造,以及爱心厨房、长者食堂、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城乡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全区11个镇(街)的特困人员,低保、低收入家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老年人能力服务评估工作。推进民政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三是着力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抓住贯彻落实《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利时机,做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两残儿童的关爱和保障服务工作。四是全面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加大对公开募捐活动、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的监管力度。抓好《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扎实开展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工作。强化福利彩票安全规范管理。五是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民政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做好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后续工作。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实现11个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满足低保、特困人员和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对婚姻登记处进行搬迁并按照规范化标准进行改造,加快实现婚姻登记智能化建设。

  百年党史一脉相承。区民政局党员干部将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在思想上中明确使命职责,在历史任务中找准角色定位,在实际工作中履职奉献,在改革中守正创新,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