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微实事” 大民生首批民生微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来源:新会区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1-07-07

  办好民生实事,彰显城市温度。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会区就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贴近生活的问题,以高效的执行力,用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截至6月下旬,新会区首批“民生微实事”全部完成。

  首批“民生微实事”项目包括服务类27项、工程类10项以及货物类15项,涵盖长者关怀、关爱儿童青少年、助残济困、社区睦邻、环境优化、公共设施升级改造等多个领域,累计投入473.2万元。


  图片3.png

   会城怡园敬老院新增60张具备移动、防滑、辅助起坐等基础护理功能的护理床。

  养老服务增量提质,帮教帮扶青年群体在首批“民生微实事”中,新会区充分倾听民众的需求,统筹资源,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和青少年能够得到妥善的照顾与关怀。如“FAST”脑卒中防治关爱计划走进社区、走进乡镇、走进村社,连接市级三甲医院及脑卒中康复医疗专业团队,组建特色“医患同行-脑卒中”志愿服务队,首创“医务社工+健康管理师+医护志愿者”的模式,通过送医下乡、送教到基层及专业个案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逆风飞行”项目通过开展深度个案跟进、开设社会活动等方式,从“避免标签化”、搭建矩阵解决生活困难等三大方向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帮扶,一方面达到矫正效果,另一方面实现助其自助目标,为他们回归社会提供信心,让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


  图片1.png

  会城明翠社区“关爱长者,关注认知障碍”社区义诊活动。

     图片2.png

  节日探访慰问个案家庭,跟踪了解个案情况。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全面激活基层力量。在落实“民生微实事”的过程中,新会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各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专业投入到基层社区服务中。如“四工”结合进校园项目,社工们结合传统节日、学校德育工作及学生们的需求,整合了团区委、新会区志愿者联合会、大鳌镇团委、大鳌中学政教处及团委及项目外的资源,开展校内活动11场、校外社会实践活动9场及联动“四工”开展公益活动3场,累计服务2952人次,促进青少年在群体中的融合和健康成长。此外,通过项目运作,促进村(居)民自治体系的结构优化和功能改善,聚集社会力量参与,提升睦邻自治氛围。在司前镇新建村积分制管理计划中,在专业社工的协助下,通过组建议事团队、召开议事协商会议等方式,推进村民积分制的落地,调动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共同建设美丽新建村。


  图片4.png

  “四工”结合进校园。专业社工走进课堂为同学们开展主题活动。

     在首批“民生微实事”项目中,还有道路维修、环境整治、绿化修建、水利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优化生活环境,保障群众安全,便利群众出行。力求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用“微实事”托起民众的大幸福。天禄北安村村道之前破损严重,修复后便利了民众出行,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微实事”体现大民生。下一阶段,新会区将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长效运作机制,推动“微实事”向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整合部门资源,鼓励和引导慈善类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等充分参与,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共同推进,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