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区广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城乡社区工作者坚定信念,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奋战在增进民生福祉、维护基层和谐稳定、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抗击新冠疫情、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等基层治理的各条战线,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日前,国家民政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决定》,全国共200个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496名城乡社区工作者获得表彰。经各镇(街、区)征集推荐,现推出我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城乡社区工作者作系列报道,展示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感人事迹,期望带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加尊重和认可城乡社区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积极支持和配合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工作。
圭峰会城城东社区创新“3+3+N”党群服务模式 开创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新局面 圭峰会城城东社区成立于2005年4月,位于会城街道的东北面,行政区域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现有常住人口37898人,常住户13973户,企业退休移交社区管理的人员3380人,设有26个网格。在新会区委区政府、会城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抓好党建服务民生”的工作理念,创新推进党建工作体系建设,智慧网格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涵盖“城市党建、网格管理、多元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平台,基层社会治理成效亮点纷呈。 城东社区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以社区党组织为“枢纽核心”,统筹凝聚各方力量,建强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与大党委成员单位德兴小学、维达纸业有限公司,及结对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区人民法院,深入开展了工作信息联通、社区服务联做、民生实事联办、本地疫情联控、社区环境联治等工作联动,形成多方合力、联动高效的“五联互动”工作体系,实现驻区单位共建共享,多元参与社区治理。 近年来,城东社区党委积极创新推进基层治理服务新模式,开创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新局面,以“3+3+N”党群服务模式,延伸社区便民服务,打造三项为民服务新站点: 创办城东片区党校分教点, 打造高质量红色教育基地 积极探索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新模式,努力打造基层党校本土特色课程,开设“书记讲堂”“名师讲堂”,立足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地方党史人物和故事为题材,确定课题方向,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史宣讲。 建好办好城东片区老年学校, 开启老年教育新模式 利用社区自有的活动空间场地,开办社区基层老年学校,面向老年人开设有益身心健康的课程,让老年居民走出家门,方便周边退休老人就近上课,让晚年生活更充实,惠及更多老年群体。 *在新会区老干大学、会城街道党工委大力支持下,创办会城城东片区老年学校,面向会城地区符合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开设有益身心健康的课程,开启老年教育新模式。 双百社工站 聚焦基层兜底民生服务力量薄弱难题,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满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需求,真正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落在基层、沉到一线。 三项党群便民服务: (一)社区互助日。每月的第三周星期六为社区互助日,城东社区在德兴市场榕树头开展义诊、义剪、义修活动,同时结合今年疫情形势,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便民核酸码打印服务。城东社区还联合新会区法院、会城法庭、驻社区律师,为周边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 (二)开展“专业社工、全民志愿者”项目,城东社区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等,与独居长者、失独家庭、低保家庭结对帮扶,目前成功结对9对家庭,提供家庭照顾关爱服务。 *发动社区党员义工、居民义工、邻里与独居困难长者、失独家庭、低保、低收家庭结对,提供家庭照顾服务。 (三)充分利用服务群众经费,帮助居民解决了一大批下水道堵塞、下水管破裂、修复等疑难问题。 N项服务事项: 日常工作的点线面,包括文明城市创建整治提升、安全生产检查、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潮江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结合地方实际和居民的意见,将老旧小区改造成设施完善、服务便利到位的新型社区,焕发旧城区新的活力。 下阶段,城东社区将继续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有效盘活资源,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党群服务体系,共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