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来,新会区与宁明县开展结对协作,新会与宁明两地交流日益频繁、协作愈加深入。通过人才交流、培训,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通过项目建设,累积了一批持续惠民的资产型财富;通过多层次交流、多维度协作,结下深厚的协作情谊。2022年,新会区与宁明县着力在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帮扶、乡村振兴等方面广泛合作,持续推进新发展阶段新会-宁明两地协作工作落地落实,形成了从乡村振兴、产业协作、人才协作、消费协作、社会帮扶协作等“全链帮扶、全方位推进”的工作格局。
资金方面,落实财政帮扶资金5300多万元,用于8个项目,重点打造“一县一园”,援建8个帮扶车间,引导16家东部企业到宁明投资,新增投资超1亿元,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654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102人。帮助宁明县销售扶贫农产品2553万元。动员社会帮扶资金购买医疗防疫物资共计435万元,切实改善了宁明县医疗设备条件。
产业方面,新会宁明粤桂协作以共建“一县一园”,合力规划布局,继续加强工业园协作帮扶,重点共建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抓住“稳岗就业”这一民生之本,积极引进东部企业。依托新会-宁明共建产业园,吸引了豪越车业,隆宝运动器材,铭祥防护制品企业等16家东部企业成功落户增产,打造多元化产业就业基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增收。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以农业产业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宁明土地资源和饲料原材料丰富的优势,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600多万元,重点打造肉羊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三双”模式,确立“做精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产业布局,预计投产后,村集体每年收入超过300万元,带动农户走出一条惠农的“羊”光大道。宁明县通过粤桂协作引进广东香水柠檬和无籽小青柠,在思陵村、天西村建立柠檬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农户跟种。几年时间,全县柠檬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年创收超过400万元。
劳务方面,新会-宁明粤桂协作持续做好转移脱贫劳动力到东部就业工作。通过线上招聘,搭建求职平台,组织“点对点”免费专车服务,发放赴粤务工交通补贴等方式,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目前,在东部地区稳岗就业农村劳动力343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216人。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等送教下乡培训,提高脱贫劳动力就业能力。2022年共培训172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27人。
消费方面,加强电商帮扶协作,通过开展孵化抖音直播播主培训,培养更多特优农产品推广人才。依托知名品牌实体店和电商平台,推动“桂品出乡”“桂品入粤”,将各类特优农副产品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连锁门店及超市。
人才方面,新会-宁明粤桂协作加大教育、医疗、农技等专业技术人才“组团式”力度,双方共互派党政干部7人,专业技术人才91名,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提高。举办乡村振兴干部培训3期,举办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培训4期培训干部人才350人次,增强干部人才领导协作能力。投入粤桂协作项目1600万元重点援建了宁明第二实验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家庭适龄儿童入学问题,推动宁明县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派出医护交流协作人才到宁明对口帮扶,在技术和项目上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传、帮、带”,留下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新会白衣天使不怕苦累,奋战在抗疫一线,为宁明县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乡村振兴方面,加大力度在洞廊村打造彰显宁明县特色的桂风壮韵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提升村民居住环境质量。引进农业公司在该村建设500亩稻虾、坚果、莲藕种养农业示范园,带动村民发展“稻虾养殖”特色种养产业,实现“一田两收”,让村民的“钱袋子”更鼓。2022年村集体获得6万元分红,村民获得30万元分红。
社会帮扶方面,鼓励新会企业、社团组织、慈善公益组织等积极参与粤桂协作,推进新会民营企业与宁明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加强“五个一批”建设,彰显了“新会责任”。发动企业捐赠25万元,打造洞廊村“一廊一馆”。绘制长达1500米的历史文化墙廊,升级周元将军爱国主义纪念馆,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风文明。
未来,新会、宁明两地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忠诚和努力填满粤桂协作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