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 9 号台风“苏拉”(超强台风级)目前中心位于汕尾沿海东南方约 950 公里的菲律宾以东附近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14 级。预计其将以 10 公里左右的时速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增强(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30 日穿过巴士海峡,31日白天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并继续趋向广东中东部海面。为做好农业生产做好防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种植业
(一)水稻
1.台风来临前,要全面疏通排灌沟渠,强化田间开沟排水,确保雨后能迅速排掉田间渍水,减轻渍涝危害。
2.台风暴雨后,受水浸田块,当水位下降时,要立即清理田间渣屑,洗苗、扶苗, 冲洗叶片上的泥浆,以恢复叶片正常生长, 提高光合作用。
3.积水排除后,处于分蘖高峰期的田块,雨后要及时晒田,促进根系生长,抑制茎叶徒长,控制无效分蘖。
4.若前期施肥不足,还处于分蘖期的田块,可根据苗情追施平衡肥,促进平衡生长,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和喷施叶面肥。
5.受淹的稻田,要特别注意细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的防治。在施药防治病虫害时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我省稻米品质提升和质量安全。
(二)甜玉米
目前秋植甜玉米陆续播种移栽,越夏型耐热甜玉米临近采收,要做好分类应对:
1、暴雨前的措施
(1)及时做好采收工作,减少损失。
(2)开好田间排水沟,确保排灌畅通,防止积水,,避免幼苗长时间淹水。
2、暴雨后的措施
(1)及时排水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针对倒伏的不同程度、不同地势、不同土壤分类对待,要在倒伏2-3天内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倒伏时间过长的,山岗地、沙土地等不宜采取直立扶起措施,避免损伤茎秆、根系,影响玉米产量。
(2)分类应对倒伏
发生茎秆倾斜后,一般先补救低洼易积水地块,尽快排除积水,避免倒伏的玉米果穗沾水。针对不同倒伏程度可参考如下补救措施:对于倒伏较轻的玉米和移栽不久的幼苗,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对于已经匍匐在地面且穗位着地的玉米,要将穗位及时垫扶;对倒伏严重且茎秆或根折断的玉米,抓紧抢收,视情况用作青贮等方面,最大限度减少受灾损失。
(3)注意事项:扶起时要顺势扶起,避免伤根或折断玉米,同时尽量避免损伤棒三叶,影响后期产量。可将每垄相邻2-3株用绳或叶片捆绑在一起,就近取树枝或已经完全折断的秸秆将其垫扶起来,使穗位离开地面;受灾面积小的地块,可在垄沟每隔几米的两端支起木棍,用铁丝系在两端将玉米搭在铁丝上。
(三)果树
对平地果园,要加紧修整和加固排水沟渠系统,保证完善畅通。对山地果园,要把果园四周的防护沟修通、加深、加固,利用顶部的防护沟作集洪沟,两旁的防护沟作泻洪沟,积极做好强降水防范。
1.洗叶扶树。对被冲倒的果树进行扶正、培土、护根,然后再一次用清水喷洗枝叶上残留的污渍,使叶片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2.清沟排水。对受涝的果园要及时清理疏通排水沟渠,排干渍水,使土壤恢复干爽,避免果园积水造成果树死根烂根。
3.及时培土、松土保护根系,促发新根,恢复生长。要及时扶正果树,培土保护根系,促发新根,恢复生长。地势相对平坦的果园,排干水后,要进行浅耕松土,恢复土壤的通透性,促发新根。
4.结合叶面喷肥,及时进行追肥,加强营养,促进果树恢复生长。叶面肥要以有机营养为主,如使用氨基酸类、黄腐酸类叶面肥。
5.适度修剪。一是从基部剪除受灾后干枯的枝条;二是对灾后露根、伤根造成大量落叶的果树,要进行疏枝回缩,促发新的枝梢,并且,要适当疏除部分果实,减轻树体负担。
6.及时喷药,防治病害,重点防治因高温多湿天气引起的病害和渍水伤害引起的各种生理性病害。
7.及时采收。对进入成熟期的水果,选择阴、晴天及时采收,减少损失。
(四)露地蔬菜
1.暴雨前的措施
(1)及时做好采收工作,减少损失。
(2)开好田间排水沟,确保排灌畅通,防止积水。
(3)抓好雨前病害防控时机,雨前打药提前防控阻止病菌侵染,减少病原基数,效果比雨后打药要更好。喷施内吸性农药、速效性农药,内吸性强的农药施用1-2个小时后药剂能被吸收70%以上。
2.暴雨后的措施
(1)受淹田块要及时开沟清渠,培高畦面,排除田间积水,降低菜地水位,同时要时刻关注菜地水利系统,清沟理墒、排涝降渍避免蔬菜被淹被泡。
(2)土壤稍干后,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促进植株根系呼吸生长。适当做一些保根护根措施,及时对畦面进行松土,加速土壤富氧,促进蔬菜恢复生长。
(3)结合田间农事操作进行农田清洁,及时扶正倒伏植株、避免植株减相互挤压,清理基部黄叶病叶及落叶落果。
(4)对于生长偏弱或出现部分死苗的菜田,应及时查苗补苗。
(5)植株缓回后,即使追施少量速效肥,或喷施腐殖酸、氨基酸类叶面肥,因为暴雨过后,蔬菜根系吸收能力受到影响,吸收水水肥的能力降低,此时可喷施适量的叶面肥,促使蔬菜迅速恢复生机,提升抗性。注意:喷施叶面肥要避开强烈的阳光。
(7)放晴叶片干爽后及时喷洒针对性的杀菌剂,喷药时注意作物地面喷洒全面,不留死角。
(8)针对具体情况,做好抢收、补种、改种。可以收获上市蔬菜要抢收上市,减少损失。部分受损菜地要及时补苗补种,完全损毁菜地要因地制宜改种其他作物。受淹严重地区,大多数应该比较低洼地带,在一段时间内还比较潮湿,建议种植一些相对耐潮湿的蔬菜品种,而且蔬菜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起到短平快的效果。
(五)设施蔬菜
1.暴雨前的措施
(1)及时抢收。已成熟或近成熟的瓜蔬作物要及时抢收,减少损失。
(2)加固设施。加固大棚、瓜豆棚架,设立支撑等;棚内有作物的,及时闭棚防风,保证棚膜、设施及作物安全;棚内无作物的,要及时收起棚膜。如果风力超强,需割膜保棚。要按照抗大风、防大雨的要求对设施大棚特别是连栋大棚进行加固,并根据风力、雨势变化,及时拆除薄膜、遮阳网,防止大棚受大风暴雨影响变形坍塌。对于卷帘机等设备,要及时予以加固,并切断电源。
(3)疏通沟渠。及时疏通排水沟渠,畅通排水渠道,特别是地势低洼、自行排水困难的田块,防止发生大面积内涝。
2.暴雨后的措施
(1)清沟排水。及时开沟排水,尽量缩短瓜蔬作物受淹时间;对地势低洼、自行排水困难的田块,要用抽水工具排水,尽量减少受淹时间。
(2)及时抢播。受损的苗床要抓紧时间重播;受损大田抓紧安排后作,播种快菜、小青菜等速生叶菜,以尽快恢复后期的蔬菜生产。
(3)合理安排后茬生产。接下来设施栽培的冬季蔬菜品种均可陆续播种育苗。
(4)加强病虫害防治。灾后注意防治叶菜类软腐病、霜霉病,瓜类疫病,茄果类疫病、青枯病、白粉病、灰霉病等,同时注意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斑潜蝇等害虫。
(六)茶叶
1.暴雨前的措施
修复茶园梯地。受山洪经流冲刷沟坎、坍塌和毁坏的坡地、茶行、工作道等及时填土修复,加固。
2.暴雨后的措施
(1)排除淤积、积水。茶园土壤积水影响茶根有氧呼吸和生长,对茶树危害很大,甚至会导致茶树死亡。根据积水情况开沟排水;同时清理水灾遗留的杂物,防止病虫害滋生和影响茶园田间劳作。
(2)清洗枝叶。茶树茎叶沾满污泥,光合作用受影响,必须清洗枝叶。一是自然淋洗;二是采取喷雾器人工喷洗。
(3)浅耕松土。天晴两天时,既应进行浅耕,辅助锄草、培蔸、松土等措施,锄地必须及时,要求在雨停后一个星期内完成。
(4)追肥管理。每亩施用复合肥5-10kg,结合浅耕措施施用。
(5)固定植株。对茶树根部周边有松土现象的,将茶树扶植回原位,用泥土重新固定,淋水。
(6)防治病虫害。对于损伤折断的茶树枝条叶片,及时剪除并清理出茶园,防止引发病害。
二、水产业
(一)灾前的准备措施
1.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掌握暴雨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及雨量和持续时间,对产生洪涝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2.做好养殖场区排水系统维修、维护,保证排水通畅,做到随时排放多余雨水的准备工作。
3.做好池塘巡查。可适当降低池塘水位,防止漫顶;低洼池塘、池塘薄弱处、排水口可加架栏护网,防止漫顶塘鱼虾逃逸。
4.预先做好水质调控,注意降水过多引起的pH骤降。灾前可适当减少投饵量,并添加维生素C、免疫增强剂及抗应激能力药物,防止水环境突变产生应激而暴发病害。
5.将饲料、药物等渔用投入品放到地势高的地方,防止水浸泡。
6.检修发电机组、道路、输电线路和防止山体滑坡等其他工作。
(二)灾中的管理措施
1.安全第一。首先是生命安全,其次才是财产安全。远离山体滑坡、低洼水淹、潮湿漏电的危险地带。确保人身安全情况下,做好巡塘。
2.暴雨洪涝期间停饵料、停药。
3.检查养殖设施,疏通水道,防止突发事故。
(三)灾后的应对措施
1.加强水源管理,及时调节改善水质。
(1)灾后要尽快组织清除场区道路、塘基淤泥,及时排除场区污染水体。
(2)检查水源和进、排水口,及时清除场区漂浮垃圾和杂草,确保进、排水通畅。
(3)及时进行养殖水体消毒。可使用漂白粉、碘制剂等,或采用过滤、植物净水、增施水质改良剂等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换水、加注新水。
(4)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尤其是下阵雨、无风、光照不足时要及时开启,防止缺氧。
2.做好存量调查,适时补放水产苗种。
(1)及时做好摸底调查工作,科学评估受灾池塘养殖品种的存量,以便做好消毒、苗种补放和后期养殖管理工作。
(2)存量调查最好采用灾前灾后养殖对象摄食量对比测算方式。也可采用拉网检查。
(3)补放品种可根据养殖情况、苗种存量、搭配模式和养殖周期灵活选择,苗种来源可就近从非灾区调入。要严格控制补放苗种质量,注意防止购入病苗、伤苗和弱质苗。
(4)灾后水质变瘦,天然饵料生物量减少,难以保证养殖对象正常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要选用配合饲料、加大饲料投喂比例。
(5)坚持投饵“四定、四看、一检查”(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看天气、看水色、看吃食、看活动,检查残饵量)。
3.投喂质优配合饲料,提高体质。应选用优质配合饲料,同时添加多维、免疫多糖等增强剂,增强鱼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4.加强疫病监测,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洪涝期间,水域、陆地连成一片汪洋,各种病原体滋生蔓延,水质恶化,养殖对象体质下降,极易引起水生动物疾病的流行和暴发。“大灾之后,严防大疫”,要提高灾后病害的防控意识,加大病害,特别是疫病的监测力度,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四)各级水生动物防疫机构工作
1.做好大宗养殖品种的常规性、多发性疫病的应急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病害防治的培训和规范用药指导。
2.加强受灾地区突发性、暴发性疫病的监测工作,及时处置突发水生动物疫情,按要求逐级上报,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防控、早处理。
3.做好防疫物资调拨和储备,及时协调落实水产消毒、治疗和水质改良、调控等渔用投入品的生产、运输和储备工作。
(五)养殖户工作
1.及时做好因灾死亡水生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采取填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及时打捞养殖水体中的其它杂物,并对打捞工具、器皿和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滋生和传播。
2.加强管理,坚持早晚巡塘,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方式,对发病的水生动物及时诊疗,在水产配合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免疫增强剂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迅速恢复生长。
三、畜牧业
(一)防雨防涝,并储备好足够的疫苗和消毒药等防疫物资。
(二)对恶劣天气造成畜禽发病或死亡的,要及时做好隔离和无害化处理。
(三)及时报告畜禽死亡等损失情况。
(四)及时强化畜禽免疫效果,并对畜禽栏舍进行大清洗大消毒,防止疫病发生和蔓延。同时,各镇可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形成畜牧业紧急联络机制,动态掌握畜牧业在恶劣天气中受影响情况,协助养殖户排除险情。
四、渔船
珠江口以东(含广州)海域航行作业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渔排养殖、海洋牧场人员全部上岸避险;珠江口以西海域渔船尽量靠近沿岸生产,落实防风避浪措施,做好随时撤退准备,海洋牧场、渔排养殖人员要适时上岸避险。
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