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关于做好新会区种植业2025年春节和春耕期间生产工作意见的通知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1-15

各镇(街)农业农村办公室:

  2024年,我区种植业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目标,抓住“安全、效益和高质量”的持续发展思路,落实各项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种植业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2025年,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农村的工作布置,聚焦“夯实粮食安全生产根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目标与发展思路,高质量地抓早、抓实、抓好春节和春耕期间种植业生产工作,为实现全年丰收夯实基础。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抓好种植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一)抓好冬种示范。加强冬种春收作物规范化栽培和收获;因地制宜,切实抓好冬种春收农作物高产和“高效稻田”轮作示范,拓展新会冬春田菜欢乐游,认真总结、宣传和推广好做法和好经验,早布置、早计划和早落实周年栽培模式、品种和植期。

  (二)强化安全指导。多方式做好“春节和春耕期间安全种植,稳产保供”的宣传与指导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守法种植意识,引导广大种植户依法依规使用种植投入品;农药使用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农资经营者足量储备春耕农资,把好农资质量关。

  (三)抓好安全监管。强化属地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种植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的监督检查、风险排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的风险隐患;依法加强对农资投入品(包括农药、种子、肥料、农膜等)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动态检查、指导。重点防范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禁、限用农药,经营场所安全经营等问题,确保生产者安全生产,经营者守法、安全经营,使用者安全、合理使用农资投入品。

  (四)做好红火蚁全民防控。持续开展冬春季全民全域群查群控红火蚁统一行动,农药经营门店做好红火蚁防控药剂销售,方便群众;大力倡议广大人民群众,齐参与做好农地、林地果园、道路绿化带、河堤、水库、鱼塘基、公园、景区、城乡住宅区、厂区、水闸和校园等区域的红火蚁监测、阻截和防控,确保我区节日,以及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抓好春耕生产夺丰收

  (一)强化气象农业分类指导

  加强与气象等部门联系,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农业灾害性气候变化,提前研判和应对低温降雨、倒春寒等异常(极端)天气,及早采取应急措施,推进主动避灾,分类指导救灾复产,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二)夯实粮食生产

  1.压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以稳定粮食生产为抓手,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落实党政同责,层级分解粮食生产任务,防止耕地“非粮化”;抓好旱粮生产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积极挖潜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推动我区粮食绿色优质高效持续发展。

  2.持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领导带头、层级联创、综合示范、区域推进方式,强化技术指导等工作,全区开展3项共11个片(区)粮食高产示范,年示范规模1.1万亩以上。

  (1)创建区领导粮食高产示范3个,分别为区委书记(圭峰会城)粮食高产示范片、区长(双水镇)粮食高产示范片和分管农业副区长(大鳌镇)粮食高产示范片,每示范片年示范规模0.1万亩以上,目标年亩产900公斤以上。

  (2)崖门、古井、沙堆和三江等4个镇合力打造我区层级联创第一田粮食高产示范片(区)4个,主要承担层级联创第一田和粮食高产等建设任务,年总示范规模0.4万亩以上,其中:每镇年示范规模0.1万亩以上;目标年亩产900公斤以上。

  (3)司前、大泽、罗坑、睦洲等4个镇各创建1个千亩优质稻增产工程综合示范片,每示范片年示范规模0.1万亩以上,目标年亩产900公斤以上。

  3.抓好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按《新会区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补贴实施方案》,各镇街要围绕“全区创建集中育秧中心≥5 个”的目标,认真抓好集中育秧设施建设的宣传发动和遴选创建等工作。其中:2024年仍未完成创建任务的罗坑、双水、沙堆和古井等4个镇,每镇要积极遴选创建不少于1个集中育秧中心。

  4.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深入实施2025年新会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行动等项目,着力“淘汰退化、混杂劣质稻种”,推广种植经通过审定并在我区多造表证的南晶香占、万占香丝苗1号以及省主推等水稻良种。重点选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稻直播、合理密植、测土(三控)施肥、“三新”施肥、增施微生物肥和有机质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双季稻轮作以及省主推等适用技术。

  5.合理利用水资源。2月底前(紫云英和油菜花田3月中旬前)灌水办田沤田,把好稻田“灌水办田沤田”质量关,减低越冬害虫 基数,改善农田理化性状;咸潮区做好测咸工作,咸度小于 2‰ 时灌水入田;水库区要做好调度,保障生产用水。水、旱作物区间要合理安排排灌和生产用水。

  6.适时播种栽植。春早莫早,惊蛰前后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尼龙薄膜覆盖,规范化管理,育足量壮秧。清明前,秧苗三叶一心期,施好“送嫁药”,足龄、精量匀抛、匀栽。水稻直播期建议选3月下旬至4月初。

  (三)强化柑橘高质量栽培

  1.强化植检意识。选种不属于普通露地培育、且没有携带检疫对象的柑橘苗木;清除和无害化处理果园的薇甘菊、黄龙病病树,以及柑橘木虱寄主植物,对黄龙病树穴撒施生石灰粉、暴晒土壤消毒。

  2.加强肥水管理。大寒至现蕾前,合理修剪清园,同时视树势、天气、习惯施肥和肥料气味对周边环境影响等情况,结合测土配方等施肥技术,合理科学施肥。建议在滴水线外的行间,合理撒施花生麸、磷肥和登记适宜作物为柑橘、气味较少的有机质肥或微生物肥,应用除草机械浅翻表土2-3厘米,同步除草埋肥,减少伤根,培育发达根系和壮旺树势,提高花质与座果率。

  3.加强病虫监测防控。应用物理、生态和高效低毒药剂相结合技术,绿色综合防控柑橘粉虱、蚜虫、介壳虫,炭疽病和溃疡病等柑橘病虫害。推广应用柑橘红蜘蛛、木虱“零农残” 绿色植保综合防控技术,综合防控柑橘红蜘蛛和木虱。

  4.加强水旱轮作。加大对病残果园的水旱轮作力度,减低柑橘病虫害扩散传播源头与风险。

  5.加强农艺农机配套栽培。加大适用于新会柑橘栽培管理的肥水药一体化、枝条粉碎、除草、道轨运输和农用无人机等新型机具及其配套技术示范推广,提高我区新会柑橘全程机械化高质量栽培管理水平。

  6.加快推进“上山种柑”。加大扶持新会柑25度坡以下园地山坡地发展种植的宣传力度,着力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红线和安全栽培管理,按《新会区扶持新会柑25度坡以下园地山坡地发展种植申报材料指南》等要求把好审核报备关,积极引导和扶持广大果农和工商资本,在我区25度坡以下园地山坡地发展种植范围,应用“顺坡穴式”开发种植等技术“上山种柑”,积极开展新会柑园间(套)种旱粮,打造“新会粮柑”品牌,同步促进我区粮食和新会柑地方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抓好植保植检工作

  1.加强农作物病虫鼠草螺害监测与发生趋势分析,做好分类指导防控工作。于春耕开水办田前,农区全面灭鼠一次。

  2.强化普法宣传,加强危险性植物有害生物和稻粉虱、农区薇甘菊等监测与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三、抓好农业绿色发展促提升

  (一)深化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

  全面推进测土(三控)配方、“三新”施肥和深松(深耕)整地等技术,增加有机质肥资源利用,加快转变施肥方式,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监管,走提质增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化肥利用率,推进肥料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

  (二)深化到2025年农药减量化行动

  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加快转变植保防控方式,切实做好农药减量控害和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指导工作,深入开展统防统治、“零农残”绿色植保综合防控技术和安全科学用药等培训、示范和推广,加强监管,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

  (三)推进废弃农膜回收试点和秸秆资源综合利用

  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的使用,推进地膜和棚膜等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深化有机物料腐熟全草还田和稻田全草还田板地冬种蔬菜等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四、分类抓其他种植工作

  (一)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宣传解读,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与措施,切实做好补贴资金发放和本年度补贴面积登记工作,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提高补贴资金绩效,调动种粮积极性。

  (二)优化种植结构拓展高效稻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防止耕地“非粮化”、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和“大棚房”常态长效监管等政策宣传,做好整治耕地的复耕复种,调整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引导广大种植户依法种植,规避“追风”,自觉纠正违法或不当的种植行为。鼓励发展双季稻轮作旱粮、蔬菜、油菜、绿肥和稻稻-鱼(虾、蟹)等高效稻田。

  (三)做好果蔗规范化栽培。果蔗种植要注重合理安排植期;注重搭建高标准棚架;注重选种无病虫的种苗;注重种苗和土壤消毒,可选用7%的石灰水蘸种,切勿用蔗区的河沟和河水浸种;注重水旱轮作;注重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注重规范化栽培。

  (四)做好蔬菜及其它作物种植管理。因地制宜,选用良种良法,加强分类指导服务,做好规范栽培,增强菜蓝子安全供给。

  (五)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根据《江门市扶持种业企业发展行动方案》,聚焦优势特色物种,以种业企业主体,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种业监管,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营造种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六)大力推进茶叶和中药材种植发展。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印发新会区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府办〔2021〕16号),进一步推动新会区茶叶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因地制宜,结合市场需求规划建设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大力推进新会柑(陈皮)、虫草花、牛大力等道地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和规模化种植。


  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1月15日


(联系人:梁湘怡,联系电话:666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