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机械推广站:
2019年,我区种植业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科学应对各种不利因素,有效地保障种植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2020年,全区种植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以稳定粮食、优化结构、提升能力、促进发展和增加收入为目标,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立足技术、优质与效益兴农优先的发展思路,切实抓好春节期间和春耕生产工作,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打好坚实基础。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扎实抓好春节期间种植安全
(一)加强宣传指导。以资料、电视、网络、微信、专栏宣传和现场指导等形式,强化“春节期间安全种植”宣传,营造社会氛围,增强守法种植意识,引导广大种植户依法依规使用种植投入品,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不得在农作物上使用国家法律禁止使用的农药,提高安全种植水平,确保种植产品质量安全。
(二)加强检查监管。重点防范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等问题;切实加强对种植生产环节和农资(肥料、农药、种子等)市场检查、宣传普法和监管。
二、扎实抓好春耕生产
(一)强化气象指导服务。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确立防灾减灾意识,研判异常(极端)天气,特别是倒春寒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早制定和采取防御措施,推进主动避灾,科学应对灾情,分类指导救灾复产,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二)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
1.认真落实粮食责任制。各镇(街)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等精神和要求,围绕“年度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或增加”等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任务,切实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狠抓落实,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2.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在完成“两区”划定成果的基础上,按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发挥其作用,提高我区水稻生产能力,保障我区粮食安全有效供给。
3.深化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领导带头、层级联创、综合示范、区域推进方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强化技术指导等工作,全区深化粮食高产创建活动3项示范共11个片(区),年示范规模2.9万亩以上。
(1)创建区领导粮食高产示范片3个,分别为区委书记(罗坑镇)粮食高产示范片、区长(双水镇)粮食高产示范片和分管农业副区长(大鳌镇)粮食高产示范片,每示范片年示范规模0.3万亩以上,目标年亩产900公斤以上。
(2)创建银洲湖东西两域四镇层级联创水稻高产示范4个,年总示范规模1.2万亩,主要承担市、区、镇等层级联创水稻高产示范任务,本示范内设睦洲镇核心示范区和崖门、古井、沙堆3镇联创配套示范区,其中:核心示范区年示范规模0.3万亩,目标年亩产1015公斤以上,每配套示范区年示范规模0.3万亩以上,目标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
(3)会城街道、大泽镇、司前镇和三江镇各创建1个千亩优质稻增产工程综合示范片,每示范片年示范规模0.2万亩以上,目标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
4.选种优质水稻良种。发挥良种增产、增收、增效的基础作用,着力“淘汰退化、混杂劣质稻种”,推广种植经通过审定并在我区多造表证的粤禾丝苗和固广油占等水稻良种。
5.合理利用水资源。2月底前(油菜花田3月中旬前)灌水办田沤田,把好稻田“灌水办田沤田”质量关,消灭越冬蛀螟类害虫,减少虫源基数,改善农田理化性状;咸潮区要做好测咸工作,咸度小于2‰时放水入田;水库区要做好调度,保障生产用水。
6.选用先进适用技术。重点选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三控施肥、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适用技术。
7.适时播种栽植。春早莫早,惊蛰前后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按塑料软盘抛秧或机械化育插秧的技术规范,尼龙薄膜覆盖培育足量壮秧。清明前,秧苗三叶一心期,施好“送嫁药”,足龄、精量匀抛、匀栽。
(三)切实抓好柑橘规范种植
1.强化植检意识。引导果农选种没有检疫对象的柑橘苗木;及时挖除和无害化处理果园黄龙病病树,对病树穴撒施生石灰、暴晒土壤消毒。
2.主推柑橘规范化栽培技术。指导果农整枝整组,合理修剪树冠;加强肥水管理,注重施用腐熟有机质肥料或选用登记适宜作物为柑橘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培育壮旺树势,提高花质和座果率;加强病虫情监测,做好以柑橘木虱、红蜘蛛、蓟马、粉虱、蚜虫、介壳虫,炭疽病、溃疡病等主要柑橘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严格按照标签说明规范均匀用药,推广以生物、物理或生物防治等环境友好型防控措施。
3.现蕾前,视符土壤酸碱度,择晴全园每亩撒施石灰粉60-75公斤,撒施后适当浅锄混土,防止土壤返酸、杀菌消毒和改善土壤结构。
4.加大对病残果园的水、旱轮作力度,减低柑橘病虫害扩散传播源头与风险。
(四)切实抓好植保植检工作
1.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掌握发生情况,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做好分类指导病虫害防控工作,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2.加强红火蚁、柑橘黄龙病等危险性植物有害生物和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3.按照《关于做好我区冬春季农田鼠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新农农函〔2020〕2号)的要求,于春耕播种前落实“全方位、五统一”农区统一灭鼠技术;因地制宜应用农业、生物和物理等灭鼠综合防治技术,确保灭鼠工作取得实效,有效控制鼠群危害。
三、扎实抓好药肥双减质效双增工作
(一)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
按照《新会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新农林〔2017〕18号)等要求,牢固树立“提质施肥、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加快转变施肥方式,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管理,走提质高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今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按照《新会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新农林〔2017〕18号)等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切实做好农药减量控害和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指导工作,开展统防统治、绿色综合防控和安全科学用药培训、示范和推广,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今年,主要农作物农药用量实现负增长,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四、分类抓好其他种植工作
(一)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强化政策宣传解读,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与措施,切实做好补贴资金发放和本年度补贴面积登记工作,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提高补贴资金绩效。
(二)做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按照《关于印发<新会区2020-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农农〔2019〕211号)等文件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扎实推进建设,确保如期完成任务。我区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三)做好冬种春收示范工作。切实抓好冬种农作物高产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冬种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和春收工作;以春收现场交流、观摩会议等形式,认真总结、宣传和推广冬种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早布置、早计划和早落实周年栽培模式、品种和植期。
(四)做好种植结构优化。坚持适地适栽适销原则,调整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科学引导广大种植户科学种植。一是注意规避“追风”种植;二是要依法选地(建园)种植;三是合理安排水、旱作物区间的排灌和生产用水;四是做好种植生产安全;五是多措并做好撂荒耕地复耕工作。
(五)做好果蔗规范种植。果蔗种植要注重合理安排植期;注重搭建高标准棚架;注重选种无病虫的种苗;注重种苗和土壤消毒,可选用7%的石灰水蘸种,切勿用蔗区的河沟和河水浸种;注重水旱轮作;注重规范化栽培。
(六)做好蔬菜及其它作物种植管理。注重良种良法,应用药肥双减质效双增等规范技术,科学种植管理,确保正常生长,提升收获产品质量安全。
(七)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八)加强农资监管工作。强化属地责任意识,落实人员,加强农药、肥料、种子等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和使用指导服务工作,确保生产者安全生产,经营者守法、安全经营,使用者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按有关要求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等工作。
(九)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充分借鉴近年新品种新技术等种植项目经验,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水稻无人机播种、机械插秧侧深施肥等技术示范;深入开展三造粮(稻-稻-玉米)、有机种植、种养循环和经济作物增产提质等新品种新技术模式的试验、示范,提高全区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有效供给。
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