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怀版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农村局 > 政策文件
关于做好新会区种植业2023年春节和春耕期间生产工作的意见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3-01-10

银湖湾滨海新区,各镇(街)农业农村办公室:

  2022年,我区种植业扎实推进多种粮种好粮等各项措施落实,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有效地保障了种植业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2023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和文件精神,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目标,抓住“安全、效益和高质量”的持续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抓早、抓实、抓好春节和春耕期间生产工作,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打好坚实基础。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抓好种植安全保供给

  (一)加强宣传指导,确保种植产品保供。以资料、电视、网络、微信、专栏宣传和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做好“春节和春耕期间安全种植,稳产保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守法种植意识,引导广大种植户依法依规使用种植投入品;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产品标签标注的剂量、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施药适期、安全间隔期,注意事项施用农药,不得随意改变;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瓜类、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发动农资经营者足量储备春耕农资,把好农资质量关,确保种植产品稳产保供。

  (二)强化安全监管,保障种植生产安全。强化属地安全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对种植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种植业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等工作;依法加强对农资投入品(包括农药、种子、肥料、农膜等)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动态检查、指导。重点防范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禁、限用农药,经营场所安全经营等问题,确保生产者安全生产,经营者守法、安全经营,使用者安全、合理使用农资投入品。

  (三)强化红火蚁全民防控,保障生产生态和财产安全。全年持续开展全民全域群查群控红火蚁统一行动,鼓励各农药零售门店储备、销售红火蚁防控药剂,方便群众;大力倡议全区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齐参与做好农地、林地果园、道路绿化带、河堤、水库、鱼塘基、公园、景区、城乡住宅区、厂区、水闸和校园等区域的红火蚁监测、阻截和防控,确保节日安全,为防止红火蚁在我区扩散蔓延,保障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出贡献。

  二、抓好春耕生产保丰收

  (一)加强气象农业指导

  强化防灾减灾意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低温、干旱、洪涝等异常(极端)天气提前研判积极应对,及早制定和采取防御措施,推进主动避灾,分类指导救灾复产,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压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对粮食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以稳定粮食生产为抓手,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层级分解粮食生产任务,坚决遏制基本农田“非粮化”新增行为,多措并举,抓实抓好旱粮扩种,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挖潜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每镇(街、区)于春、夏、冬种期间各建立一个不少于100亩的旱粮扩种示范片。

  2.按照各级有关“大棚房”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构建“大棚房”问题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设施农业日常巡查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现象。

  3.深化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领导带头、层级联创、综合示范、区域推进方式,强化技术指导等工作,全区开展3项共11个片(区)粮食高产示范,年示范规模2.55万亩以上。

  (1)创建区领导粮食高产示范片3个,分别为区委书记(罗坑镇)粮食高产示范片、区长(双水镇)粮食高产示范片和分管农业副区长(崖门镇)粮食高产示范片,每示范片年示范规模0.25万亩以上,目标年亩产900公斤以上。

  (2)创建银洲湖东西两域四镇层级联创水稻高产示范片(区)4个,年总示范规模1.0万亩,主要承担市、区、镇等层级联创水稻高产示范任务,本示范内设睦洲镇核心示范区和司前、古井、沙堆3镇联创配套示范区,其中:核心示范区年示范规模0.25万亩,目标年亩产1015公斤以上,每配套示范区年示范规模0.25万亩以上,目标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

  (3)会城街道、大泽镇、三江镇和大鳌镇各创建1个千亩优质稻增产工程综合示范片,每示范片年示范规模0.2万亩以上,目标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

  4.选种优质水稻良种。发挥良种增产、增收、增效的基础作用,着力“淘汰退化、混杂劣质稻种”,推广种植经通过审定并在我区多造表证的粤禾丝苗、南晶香占等水稻良种。

  5.合理利用水资源。2月底前(油菜花田3月中旬前)灌水办田沤田,把好稻田“灌水办田沤田”质量关,减低越冬害虫基数,改善农田理化性状;咸潮区做好测咸工作,咸度小于2‰时灌水入田;水库区要做好调度,保障生产用水。

  6.选用先进适用技术。重点选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稻直播、测土配方施肥、“三新”施肥、秸秆还田资源综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双季稻轮作等适用技术。

  7.适时播种栽植。春早莫早,惊蛰前后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按塑料软盘抛秧或机械化育插秧等技术规范,尼龙薄膜覆盖培育足量壮秧。清明前,秧苗三叶一心期,施好“送嫁药”,足龄、精量匀抛、匀栽。水稻直播期建议选3月下旬至4月初。

  8.积极推进扶持粮食生产项目。扎实开展1.12万亩双季稻轮作试点等扶持粮食生产项目,集成“双季稻+冬种蔬菜、小麦”等水旱轮作、用地养地相结合生态种植技术模式,不断完善高效稻田轮作制度,推动我区水稻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三)强化柑橘规范种植技术指导

  1.强化植检意识。引导果农选种没有携带检疫对象的柑橘苗木;清除和无害化处理果园的薇甘菊及黄龙病病树,对黄龙病树穴撒施生石灰粉、暴晒土壤消毒。

  2.主推柑橘规范化栽培技术。指导果农合理修剪树冠;加强肥水管理,注重施用腐熟有机质肥料或选用登记适宜作物为柑橘的肥料,培育壮旺树势,提高花质和座果率;加强病虫情监测,做好以柑橘木虱、红蜘蛛、蓟马、粉虱、蚜虫、介壳虫,炭疽病、溃疡病等柑橘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严格按照产品标签标注规范均匀用药,推广生态控制、物理或生物防治等环境友好型防控措施。

  3.现蕾前,视土壤酸碱度,择晴全园亩撒施熟石灰粉60-75公斤,撒施后适当浅锄混土,防止土壤返酸、杀菌消毒和改善土壤结构。

  4.加大对病残果园的水旱轮作力度,减低柑橘病虫害扩散传播源头与风险。

  (四)抓好植保植检工作

  1.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掌握发生情况,预测发生趋势,做好分类指导防控工作。

  2.强化普法宣传,加强危险性植物有害生物和草地贪夜蛾、农区薇甘菊的监测与防控,确保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三、抓好农业绿色发展促提升

  (一)深化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加快转变施肥方式,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管理,走提质增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化肥利用率,推进肥料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

  (二)深化农药减量控害工作

  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加快转变植保防控方式,切实做好农药减量控害和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指导工作,深入开展统防统治、绿色综合防控和安全科学用药等培训、示范和推广,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

  (三)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和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

  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农膜的使用,推进地膜和棚膜等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深化有机物料腐熟全草还田和稻田全草还田板地冬种蔬菜等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四、分类抓其他种植工作

  (一)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工作。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强化政策宣传解读,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与措施,切实做好补贴资金发放和本年度补贴面积登记工作,拟选不少于1个镇(街)试点推进“一卡通”事项,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提高补贴资金绩效。

  (二)做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借鉴近2年我区成功申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省级专业村,涉及水稻、水果、水产、蔬菜多方面发展的好经验,积极做好遴选申报,扎实推进建设,培育一批专业镇、村,振兴乡村经济。

  (三)做好冬种春收示范工作。切实抓好冬种农作物高产示范,因地制宜,积极开展“高效稻田”轮作示范;加强冬种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和春收工作;以春收现场交流、观摩会议等形式,认真总结、宣传和推广冬种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早布置、早计划和早落实周年栽培模式、品种和植期。

  (四)做好种植结构优化。坚持适地适栽适销原则,调整优化种植业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科学引导广大种植户科学种植。一要依法种植;二要切实注意规避“追风”种植;三要合理安排水、旱作物区间的排灌和生产用水。

  (五)做好果蔗规范化栽培。果蔗种植要注重合理安排植期;注重搭建高标准棚架;注重选种无病虫的种苗;注重种苗和土壤消毒,可选用7%的石灰水蘸种,切勿用蔗区的河沟和河水浸种;注重水旱轮作;注重规范化栽培。

  (六)做好蔬菜及其它作物种植管理。注重良种良法,因地制宜,应用药肥双减质效双增、酸性土壤改良、肥水一体化、节水灌溉和设施栽培等适用技术,加强种植管理。

  (七)做好茶叶和中药材种植发展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印发新会区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府办〔2021〕16号),进一步推动新会区茶叶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推广中药材种植,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道地产区汇集,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八)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充分借鉴近年新品种新技术等种植项目的好经验,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模式的试验、示范,提高我区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有效供给。


  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1月10日


(联系人:李金霞,联系电话:6373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