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体战、人民战打响以来,新会区市场监管局主动担当作为,立足职能攻坚克难,筑牢织密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安全网,力保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日,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江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一、“快”速响应,吹响防控“集结号”。2020年1月25日(农历年初一)上午,区局迅速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年初二起,取消春节及周末假期,迅速对农贸市场、各大商超、餐饮店、药店开展“地毯式”排查。仅七天时间,共排查餐饮企业3639家次,排查农(集)贸市场420个次,检查野生动物经营户136家/次,检查活禽经营户2435家/次,发现违规经营野生动物情况并向自然资源部门移送线索24宗,移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数218件。对1742户次市场主体派发《价格提醒告诫书》,张贴防疫公益宣传画15757份,播放滚动防疫公益宣传内容145条,派发防控疫情宣传单张5200份,播出防疫广播音频7204次,进农村、社区等基层宣传宣讲5840人次。
二、“重”点出击,全力守好战“疫”主阵地。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环节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食品监督抽检工作,共抽检食品2711批次,超额完成上级任务,其中79批次不合格,已立案查处。二是加强餐饮环节监管。督促餐饮单位特别是综合体大型商场、旅游团体餐饮接待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防控举措;强化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及时劝停农村集体聚餐活动,避免聚集感染。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开展重点场所特种设备风险隐患排查,共检查特种设备相关单位757家次,出动检查人员2271人次,抽查设备1658台套,整改隐患875项;同时,每周派员到集中隔离酒店排查食品安全及特种设备风险隐患。四是发挥哨点药店作用。强化线上线下监管力度,检查药店1961家次,覆盖率达100%,其中检查发现2家未落实登记报告制度的药店,已推送至医保部门,形成联合惩戒。截至目前,通过在零售药店购买发热、咳嗽药品人员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上报购药者信息411255条,疫情线索451条(其中通过系统报送359条)。五是加强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查办涉疫情防控物资案件14宗,其中1宗移交公安部门处理,货值12万元,判刑1人;办结案件11宗,货值9.9万元,没收无合法来源口罩商品6000个。
三、“主”动帮扶,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转入复工复产时期,迅速出台《新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一条措施》、个体户便利扶持政策等措施;及时开辟商事登记、药品经营许可、特种设备登记等“绿色通道”,落实“容缺受理”等便民利企举措;帮助广东互爱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取得《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缓解防疫物资市场供给;快速办结江门站64台电梯使用登记申请,助力江门站安全顺利开通;“保姆式”帮扶指导广东希杰大昌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复工,助力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共办理股权出质设立登记业务66宗,助力企业融资约141.56亿元;落实“个转企”奖补和小微企业收费优惠减免政策,为18户企业申请获得18万元奖补资金,推进“个转企”登记126户;累计降低港口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4.22万元;减低用户用电成本约11637.49万元,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减负金额约141.54万元,燃气降费退费金额达2648.95万元;督促转供电主体退回多收电费逾24万元;督促公房出租单位减免公有房屋租金1857万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四、“常”抓不懈,全力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一是落实“应检尽检”。对农贸市场从业人员的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完成“应检尽检”人员6754 例,产品检测497 例,环境检测566 例。二是强化冷链监测。严格落实“三强化三覆盖”,强化人员、产品和环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目前结果均为阴性。三是加强冷链消杀。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冷库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十必须”规范。派发进口冷链食品消杀指南,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建立消杀及核酸检测台账,运用“冷库通”录入每批次产品信息,强化产品追溯能力。